Page 75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5
特 载
五是继续实施严格的建设保护,严格执行清镇环保总规,做到设计上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施工尽
量减少破坏生态。六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地生态保护修复,
力争森林覆盖率达 46%。
(五)着力打赢脱贫新战役。以推进扶贫脱贫、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将扶
贫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用足用好政策含金量,不断提高扶贫精准度。一是启动市、
乡两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建设,允许农户通过宅基地集中利用合作或入股方式发展乡村客
栈、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二是建立大数据扶贫体系,2月底前建成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基础信
息平台、政策框架 (信息)平台、工作调度平台、绩效评估平台,启动手机 APP软件精准扶贫
识别。5月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创业、财政金融等数据
录入,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动态交换,实现对低收入人口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
8月底前完成大数据精准帮扶顶层规划平台、帮扶对象管理平台、大扶贫精准措施管理平台、大
扶贫项目管理平台、大扶贫资金管理平台、大扶贫组织和干部管理平台、大扶贫考核评价管理平
台、大扶贫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大扶贫对外服务平台、大扶贫业务支撑平台等 “十大平台”建
设。三是加强交通、农田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中心村寨自来水入户率达
100%,破除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大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产业项目的落实力
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布局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支撑有力的扶贫支柱产
业。四是充分利用好道德讲堂、远程教育等平台,与产业园区、企业相结合,针对贫困户欠缺劳
动技能,务工收入偏低的实际,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对象,以开展培训、技能鉴定、
劳务输转为目标,抓好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五是广泛动员社
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组建市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
和谐促进会等力量进行联动帮扶;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动态档案,保障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
难而失学;利用清镇职教城发展优势,让贫困户子女免费到职教城上学,力争 “职教一人,就业
一人,脱贫一户”;推动大额医保、农医保、城市医保全覆盖;认真落实鳏寡孤独对象社会保障
兜底,彻底解决贫困人口中弱势群体和无劳动能力人员的生活问题。六是按照 4300元低收入
“红线”标准,重新识别贫困人口,精准率达到 98%以上。继续实施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
“十大扶贫”工程,为实现更高水平小康夯实基础。
(六)着力激发改革新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保障
我市各项工作在新一轮发展中夺得先机、赢得机遇。一是推进财政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全市综合
财力、债务规模、融资规模、土地储备计划统筹管理措施,健全跨年度财政预算平衡、项目预算
审核机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乡镇财政资
金管理制度和机制。二是建立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电子平台。规范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但未达到政府
采购限额的货物、服务和工程的采购行为,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深化投融资体
制改革。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行信托融资、融资租赁、中期票据、短期融
资券等现代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重点项目和企业采取股权投资、股权质押、风险投资等形式进
行融资。努力探索采用 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着力破解融资难题。逐步建立现代市场化产
业投融资机制,强化企业发展要素支撑。四是探索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
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采取转包、互换、委托、
股份合作、出租、转让等流转形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鼓励土地向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经营企业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
1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