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7

特  载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 “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
                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切实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公共资金、公职
                人员,实现办事程序简化,服务效能提升。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
                式,加大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力度,发展股权和创业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财政预算管理制
                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着力深化扶贫开发改革,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探索推进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资转股”改革,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着力破解瓶
                颈。破解 “土地瓶颈”。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工业
                用地配置方式,引导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破解 “资金瓶颈”。
                优化我市投融资平台,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破解 “人才瓶颈”。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

                进有关专业人才到清镇落户发展。
                    5深入推进 “和谐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通过
                落实 “十大举措”,即: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就业创业、金
                融扶贫、社会保障、资源利用、改革创新。实现 “五个确保”,即: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危房
                都能得到修缮;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都能吃饱、穿暖;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都有活干、有
                收入;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病人都能得到医
                疗救助。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积极运用大数据、 “互联网 +”等手段,不断提
                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构建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六个提升,即:惠民水平有提
                升,加大力度,认真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 “民生十困”问题,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
                残障人群、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困难。矛盾调处有提升,扎实推进 “一号工程”实施,深入排
                查化解矛盾纠纷。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接访下访、包案督访,推进阳光信
                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治安整治有提升,深入推进 “两严一降”和禁毒人民战争,依法打击

                “两抢一盗”、坑蒙拐骗、挡工堵路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做到人
                防、技防、物防、心防联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防线建设有提升,要聚焦重
                要节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全力抓好社会面管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要筑牢
                市、乡、村 “三道防线”,确保 “小事不出村 (居),大事不出乡 (镇、社区),矛盾不到贵阳市
                和省”。机制创新有提升,加快推进 “数据铁笼”、“党建红云”、“社会和云”等项目建设,通过
                打造大数据全治理链,确保社会的治理更加规范和高效。舆情疏导有提升,要建立健全舆情处置
                机制,充分发挥好 “网上警务室”和万名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对负面舆情要第一时间关注、第一
                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理,切实做到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正确发声,有效引导舆情。
                    6深入推进 “诚信清镇”工程。我们要深入挖掘清镇特有的文化资源,把清镇真正打造成
                为一个具有文化厚度和人文温度的城市。一是要把诚信文化打造成为清镇的文化名片。要把总书
                记对我们诚信建设的批示精神作为清镇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通过 “一

                堂”(道德讲堂)、“一本” (道德读本)、“一榜” (积德榜)和 “十教” (十大教育工程:百姓
                宣讲、诚信为民、志愿服务、网络文明、百姓风采、公民道德、同心助学、爱国爱家、文明礼
                仪、传统文化)这个有效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凝聚正能量。要扎实
                推进 “六位一体” 诚信升级版的建设,不断丰富创建的载体和形式。要继续弘扬 “诚信实
                                                                                                     3
                                                                                                 ·  3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