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7
特 载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 “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
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切实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公共资金、公职
人员,实现办事程序简化,服务效能提升。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
式,加大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力度,发展股权和创业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财政预算管理制
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着力深化扶贫开发改革,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探索推进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资转股”改革,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着力破解瓶
颈。破解 “土地瓶颈”。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工业
用地配置方式,引导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破解 “资金瓶颈”。
优化我市投融资平台,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破解 “人才瓶颈”。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
进有关专业人才到清镇落户发展。
5深入推进 “和谐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通过
落实 “十大举措”,即: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就业创业、金
融扶贫、社会保障、资源利用、改革创新。实现 “五个确保”,即: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危房
都能得到修缮;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都能吃饱、穿暖;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都有活干、有
收入;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确保每个低收入家庭的病人都能得到医
疗救助。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积极运用大数据、 “互联网 +”等手段,不断提
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构建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六个提升,即:惠民水平有提
升,加大力度,认真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 “民生十困”问题,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
残障人群、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困难。矛盾调处有提升,扎实推进 “一号工程”实施,深入排
查化解矛盾纠纷。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接访下访、包案督访,推进阳光信
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治安整治有提升,深入推进 “两严一降”和禁毒人民战争,依法打击
“两抢一盗”、坑蒙拐骗、挡工堵路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做到人
防、技防、物防、心防联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防线建设有提升,要聚焦重
要节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全力抓好社会面管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要筑牢
市、乡、村 “三道防线”,确保 “小事不出村 (居),大事不出乡 (镇、社区),矛盾不到贵阳市
和省”。机制创新有提升,加快推进 “数据铁笼”、“党建红云”、“社会和云”等项目建设,通过
打造大数据全治理链,确保社会的治理更加规范和高效。舆情疏导有提升,要建立健全舆情处置
机制,充分发挥好 “网上警务室”和万名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对负面舆情要第一时间关注、第一
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理,切实做到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正确发声,有效引导舆情。
6深入推进 “诚信清镇”工程。我们要深入挖掘清镇特有的文化资源,把清镇真正打造成
为一个具有文化厚度和人文温度的城市。一是要把诚信文化打造成为清镇的文化名片。要把总书
记对我们诚信建设的批示精神作为清镇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通过 “一
堂”(道德讲堂)、“一本” (道德读本)、“一榜” (积德榜)和 “十教” (十大教育工程:百姓
宣讲、诚信为民、志愿服务、网络文明、百姓风采、公民道德、同心助学、爱国爱家、文明礼
仪、传统文化)这个有效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凝聚正能量。要扎实
推进 “六位一体” 诚信升级版的建设,不断丰富创建的载体和形式。要继续弘扬 “诚信实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