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6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休闲度假、科普探险、演艺娱乐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乡愁贵州、时光贵州 (二期)、茶马
                  古镇、奥特莱斯等旅游小镇的建设,完善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把清镇建设成为贵州西线旅
                  游的集散地。同时,要依托特色小镇,大力发展小镇经济。
                      3深入推进 “宜居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大 “四个统筹”力度,改善城乡面貌,把清镇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 “高
                  原明珠·滨湖新城”。一是要统筹 “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旧城改造要
                  立足于多拆少建、只拆不建,放缓建设节奏,当前要全力推进铁鸡巷、矿产公司、三角花园、财
                  政局及国土局—烟草公司地块等棚户区改造。力争到 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危
                  房改造。新区开发要继续以职教城建设为龙头,实施产、教、城互动,统筹好职教、百花、经
                  开、湿地和物流等五座新城的建设,重点加快广大上城、铜鼓十八湾、凤凰栖 (二期)等项目的
                  建设,小城镇建设要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继续深入抓好 “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二是要统筹

                  “规划、产业、基础设施”三个先行。规划先行就是要按照最新要求,将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规
                  划布局同步考虑,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式发展。产业先行就是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推
                  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化、传统资源型产业生态化、现代服务业配套化、都市
                  生态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先行就是要积极推进水、电、路、气、讯和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变
                  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要统筹 “教育、医疗、商业”三个配套。教育配套就是要不断加大
                  教育开放力度,积极从发达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衡
                  发展,依托职教城,在全省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医疗配套就是要引入 1—2家三甲医院。要大
                  力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 “互联网 +医疗”,推进普惠医疗。商业配套就是要搞好购物、娱
                  乐、餐饮、酒店等商业服务业态布局。四是要统筹 “政府、社会、市民”三个主体。政府要建立
                  完善城市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依托网格化管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
                  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市民要切实提高文明素质,争做城市的主人而不是客人。
                      4深入推进 “开放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始终做到深化改革不止步,扩大
                  开放不动摇。一是要用好重大平台。要用好全省 “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

                  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以及清镇职教城中国—东盟培训基地等平台,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 “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布局,着力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县的经济交流与
                  合作,推进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特别是要依托贵安新区、观山湖区,借势发展,主动承接产业
                  转移、产业配套,将清镇打造成为贵安新区、观山湖区的产业配套基地和协调发展区。充分利用
                  清镇技能人才资源优势,与贵安新区和观山湖区企业采取合作共建、独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发
                  建设,实现合作共赢。二是要狠抓招商引资。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 “牛鼻子”,下
                  大气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确保能引进,采取扩大宣传,造势招商;主动出击,上门招
                  商;联动企业,以商招商;领导挂帅,以诚招商;有偿服务,委托招商;整合力量,团队招商等
                  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我市的招商大会战。要确保能落地,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
                  抓紧编制大数据、大健康、铝加工等产业专项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
                  认真编制项目库,按照 “近期可建、项目可谈、确保落地”的要求精心编制一批项目,确保能落

                  地。加快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梳理汇总闲置、未建、存量等地块信息,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
                  撑。要确保能发展,着力解决好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使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行
                  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树立 “开明、诚信、高效”的形象,对
                  作出的承诺,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践诺履约,促进企业快速建成、快速投产达产。三是
                      2
                   · 3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