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6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休闲度假、科普探险、演艺娱乐等新兴旅游业态。加快推进乡愁贵州、时光贵州 (二期)、茶马
古镇、奥特莱斯等旅游小镇的建设,完善星级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把清镇建设成为贵州西线旅
游的集散地。同时,要依托特色小镇,大力发展小镇经济。
3深入推进 “宜居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大 “四个统筹”力度,改善城乡面貌,把清镇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 “高
原明珠·滨湖新城”。一是要统筹 “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旧城改造要
立足于多拆少建、只拆不建,放缓建设节奏,当前要全力推进铁鸡巷、矿产公司、三角花园、财
政局及国土局—烟草公司地块等棚户区改造。力争到 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危
房改造。新区开发要继续以职教城建设为龙头,实施产、教、城互动,统筹好职教、百花、经
开、湿地和物流等五座新城的建设,重点加快广大上城、铜鼓十八湾、凤凰栖 (二期)等项目的
建设,小城镇建设要与美丽乡村有机结合,继续深入抓好 “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二是要统筹
“规划、产业、基础设施”三个先行。规划先行就是要按照最新要求,将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规
划布局同步考虑,实现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式发展。产业先行就是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推
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大健康产业集群化、传统资源型产业生态化、现代服务业配套化、都市
生态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先行就是要积极推进水、电、路、气、讯和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变
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要统筹 “教育、医疗、商业”三个配套。教育配套就是要不断加大
教育开放力度,积极从发达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推动基本公共教育均衡
发展,依托职教城,在全省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医疗配套就是要引入 1—2家三甲医院。要大
力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 “互联网 +医疗”,推进普惠医疗。商业配套就是要搞好购物、娱
乐、餐饮、酒店等商业服务业态布局。四是要统筹 “政府、社会、市民”三个主体。政府要建立
完善城市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依托网格化管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
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市民要切实提高文明素质,争做城市的主人而不是客人。
4深入推进 “开放清镇”工程。坚决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始终做到深化改革不止步,扩大
开放不动摇。一是要用好重大平台。要用好全省 “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
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以及清镇职教城中国—东盟培训基地等平台,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 “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布局,着力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县的经济交流与
合作,推进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特别是要依托贵安新区、观山湖区,借势发展,主动承接产业
转移、产业配套,将清镇打造成为贵安新区、观山湖区的产业配套基地和协调发展区。充分利用
清镇技能人才资源优势,与贵安新区和观山湖区企业采取合作共建、独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发
建设,实现合作共赢。二是要狠抓招商引资。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 “牛鼻子”,下
大气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确保能引进,采取扩大宣传,造势招商;主动出击,上门招
商;联动企业,以商招商;领导挂帅,以诚招商;有偿服务,委托招商;整合力量,团队招商等
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我市的招商大会战。要确保能落地,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
抓紧编制大数据、大健康、铝加工等产业专项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
认真编制项目库,按照 “近期可建、项目可谈、确保落地”的要求精心编制一批项目,确保能落
地。加快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梳理汇总闲置、未建、存量等地块信息,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
撑。要确保能发展,着力解决好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使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行
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树立 “开明、诚信、高效”的形象,对
作出的承诺,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践诺履约,促进企业快速建成、快速投产达产。三是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