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执政纪要2017
P. 319

区委部门工作


             道4297米,改灶、改厕、改圈957户,植树18410棵,安装路灯880盏,脱贫16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建设点1个,培育增收致富产业11个、农业经营主体17个,发展乡村旅游12个,流转土地2380亩,解决
             安全饮水8532人,道路硬化47539米,电网改造1259户,建设公共服务中心22个,村级活动场所28个,

             开展农民技能培训98次,培训6357人,制订村规民约40个。
                  (一)抓强组织领导促责任落实
                  成立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5个区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美丽宜居乡
             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
             实行区级领导挂点联系、区直单位挂钩共建机制,47名区级领导、88个区直单位挂点共建40个美丽宜
             居乡村;建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例会制度,集中解决建设进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
             题;所涉镇(街道)和建设村均成立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和建设指挥部,形成全区“一盘棋”、上下
             “一条心”的工作格局。全区共组织召开部署推进、资金整合、业务培训、档案管理和现场推进等专
             题会议8次,挂镇(街道)包村区级领导组织挂钩共建单位召开现场推进会40余场(次),帮助解决具
             体问题50余个,召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例会8次,协调解决电网改造、台账建立、

             规划编制、信息平台和档案管理等困难问题12个。
                  (二)抓优规划编制促整体提升
                  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原则,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理念融入规划中,以
             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在规划中宣传,在宣传中组织实施。尊重群众意愿,在设计上,按照“专家
             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群众满意;在建设上,按照“村
             民大会集体商量、村级组织自主申报、农民群众全员参与”的原则,把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变“为
             我建”为“我要建”,建设过程确保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注重规划衔接,坚持产业规
             划、土地规划和建设规划“三规合一”,实现空间布局、功能分布和发展计划的统筹协调、紧密衔

             接。有序编制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旅游规划和东山、珠街、沿江、茨营集镇产业规划,全面启动麒麟
             水乡和朗目山、珠街中所、茨营红土墙、越州潦浒4个重点片区规划和旅游、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
             形成覆盖城市乡村、涵盖经济社会的规划体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域到局部、从综合到专项、
             从指标到空间、从用地到景观整体衔接的规划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
             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四美”要求,编制全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乡村风貌营造技术
             导则,各镇(街道)、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根据各地实际,按照宜居宜游原则,突出历史文
             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风貌等特色,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在农民居住
             点建设上,坚持拆旧建新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分为城郊融合型、旧村改造型、拆迁整合型,实现村庄
             风貌各美其美。
                  (三)抓实资源整合促均衡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乡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积极构建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农户资金
             相互配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财政杠杆
             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500万元,按照典型示范村100万元、示范村50万元的标准制
             订考核验收办法给予奖励,实行“以奖代补”,变“给钱办事”为“以结果奖钱”。乡村主体,在加
             大各类财政投入的同时,引导村集体通过向上争取、盘活资源等方式加大项目投入,引导农户通过投
             工投劳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周边环境。全年,村集体和农户个人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依托美丽宜居乡
             村建设成果,强化政策支持,通过积极盘活村庄存量资产、闲置资源,鼓励开展农户土地规模流转,

             实现增收致富;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发挥集体资产最大效益,通过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物业开发和
                                                                                                      271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