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2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422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真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着力提升理论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利用党员文化活动中心、农家
书屋等学习教育阵地,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服务群众能力。龙
山镇白塔社区建立了 “杨德忠警务室”,面对面、零距离与群众互动交流,迅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在群众 “家门口”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了解群众关于产业开发、城
乡发展、信访维稳、反腐倡廉、干部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从群众中寻求了诸多推进发展的 “金点
子”和 “妙方子”,打造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学先进典型,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开展学先进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追求,
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的热潮中,有效凝聚起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开展 “爱岗敬
业、争创一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适时组织工作技能竞赛评选活动,评选出 “工作标兵” “工作能
手”,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龙山镇党委所属的顺安驾校党支部,紧紧围绕 “创建基层服务型党
组织、争创一流驾校”目标,强化学习引领,建强服务队伍,狠抓管理、优质服务、诚信经营,建立
廉洁机制和驾校网上评论平台,走出了一条学员满意、社会认可、互利双赢之路。
(三)学实用技术,增强党员增收致富能力
依托乡村 “大喇叭”宣讲,开办本乡信息、实用生产技术、“致富经”“民情热线”等节目,架起
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邀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如种植能手讲香料烟、核桃、甘蔗等种植要
领,养殖能手讲黄山羊、生猪等养殖技术,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授发家致富的经验。瞄准骨干产
业,采取农民 “点菜”、政府 “买单”、职能部门 “下厨”的方式,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开展石斛枫斗
加工培训 10余期,举办 “指尖技艺”石斛枫斗加工比赛 2次;开展胡蜂养殖培训,组织各村 (社区)
有意向发展胡蜂养殖的农户进行学习,发展胡蜂养殖业;以白塔社区为示范点,开展黄龙玉雕加工培
训,培养玉雕人才;以麦地村为示范点,组织开展农业种养殖科技培训;以核桃坪村为示范点,与大
连理工大学合作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开设农村淘宝店。
三、着眼实践结合学,打造跨越发展 “竞技场”
(一)学思结合,把学习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动力
通过广泛开展学习和开展大讨论活动,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思发展、谋发
展、促发展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理思路、抓机制、促落实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龙山
镇香柏河社区,紧紧围绕 “粮食稳村,产业富村,林畜生态活村,教育科技兴村,旅游个私经济强
村”的工作思路,念好 “山、水、路、城” 四边经济四篇文章,巩固粮、茶、林三项产业,强化烤
烟、石斛、干水果、蔬菜、畜牧、胡蜂、个私经济和劳务输出九大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
现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
(二)学用结合,把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村组、走进田间地头,对工作切入点在哪里、路该
怎么走、事要怎么办认识更加深刻,思路愈发明晰,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龙山镇结合实际,一村一策,因地制宜闯出各具特色的新路子。如龙
山社区与承卓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凯龙城综合农贸市场,社区以预留地入股并注入 “红
色基金”1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016年按既定协议可创收 30万元,2019年后可达 60
万元以上。白塔社区盘活集体资产,用 “房东经济”鼓起集体经济 “腰包”,将闲置的房屋出租,每
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 125万元。大坪子社区以合伙经营方式提升改造原有茶所,不仅有效解决了社区
村民 2160亩茶地、390多户农户茶叶的产销问题,每年为村民带来 300多万元收入,也使村集体每年
·
· 3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