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290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6

                  组织实施。二是依据建档立卡精准实施搬迁。必须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功夫。搬迁一
                  户要脱贫一户,这才是关键,不脱贫就不算完成任务。决不能为搬而搬,把完成搬迁任务等
                  于完成脱贫任务,一搬了之,要解决长远生计确保稳定脱贫,更不能因搬迁而返贫,做到搬
                  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三是在易地搬迁上要实现三个突破。1.要实现易地搬迁用地指标的
                  突破。只要不占基本农田,就要特事特办,先行先动,确保搬迁群众及时解决住房困难;
                  2.要实现搬迁资金上的瓶颈突破。要统筹用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和资金。要充分整合农村
                  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移民搬迁等惠农政策,特别要用好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切实解决
                  好资金不足、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高易地搬迁的成效。3.要把易地扶贫搬迁融入新型城镇
                  化上实现突破。要探索引导搬迁农户进城购买平价商品房,融入城镇,把农民转化为市民,
                  吸纳更多贫困人口进城就业,不仅可以使他们实现脱贫致富,也可缓解农村耕地等资源紧缺
                  的压力,为留下的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创造条件,同时,也拉动消费,促进城镇的发
                  展。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脱贫面临的“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形成
                  推动脱贫致富的强大合力。
                       (三)加大行业扶贫力度,统筹推进区域性扶贫攻坚
                       贫困问题带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最主要
                  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差,脱贫攻坚要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两
                  轮驱动”,瞄准贫困村,针对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滞后、社会服务条
                  件不完善等瓶颈问题,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本素质提升、社会服务改
                  善、生态文明创建五大工程,将更多的资金、项目、力量和金融、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倾
                  斜配置到贫困地区,创造有利于“造血式”扶贫的大环境。一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
                  力推进路网、水网、电网、广网、互联网建设,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并向建档立卡贫
                  困户延伸。实施道路硬化到村,不断提高贫困村道路通行水平、逐步推进50户以上的贫困自
                  然村通硬化公路。进一步加大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和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程,提高贫困地区耕
                  地有效灌溉率,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饮水保障。实施农
                  田水利改造到户,积极推广贫困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加大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力度,确保90%
                  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高稳产农田。全面实施“互联网+扶贫”工程,做到镇、贫困行政
                  村全覆盖,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二是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工
                  程。按照生态、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贫困地区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支持和
                  引导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跨越发展的基础、增收脱贫的源
                  泉。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加强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增强贫困地区
                  脱贫致富的后劲。三是实施基本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学校的软
                  硬件建设,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整合普
                  通高中、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全覆盖。四是实施社会服务改善工程。推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全面覆盖贫困
                  行政村和自然村,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的有效衔接,全面解决重残、重病及生活困难扶贫对
                  象的生活保障问题,逐年提高保障标准,做到低保政策对贫困户应保尽保。五是实施生态文
                  明建设工程。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认真落实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林政策,加
                  大贫困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坡度在25%
                  以上的耕地必须退耕,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做好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有
                  效衔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和可

                   246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