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15
重要决策
融等重点领域创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技术和市场手段加快淘汰落后
产能,逐步化解房地产、建材等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深化农村、林业、教育、户籍、
医疗、司法等改革。完善激励政策,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微企
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节能技改、信息化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推
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
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坚持“四个一再”,着力招大
引强做特,推动产业入澄、资本入澄、科技入澄、人才入澄,做到引进一个、投产一批、带
动一片。加强特色产品出口企业的培养和引导,构建稳定多元的进出口商品体系,打造内外
联动、互为支撑、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加强与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大学等友好院
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创建专家院士工作站1至2个,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管理、科技领军和高
技能操作型人才,打造财富洼地、人才福地、创新高地。
(四)坚持产业强县,以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和转
型升级
坚持“优一精二强三”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旅游业全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一、
二、三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澄江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科教康体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创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业态,
打造推广11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优势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形
成拳头产品,绽放全域旅游魅力。依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打造国际知名的古生物科
考、科普、科研基地,发展科教、研学旅游。引进艺术界、传媒界知名人士,打造艺术家
村、摄影家基地,引领中高端文创旅游发展,提高抚仙湖知名度。实施古滇文化休闲园等文
化保护项目。加强对文庙及太平花灯、关索戏等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启动铜锅鱼
系列美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中心医疗产业为龙头,带动健康养生、康体医疗
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国际性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市场开发,建设抚仙湖体育精品赛
事基地,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做大做强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主
动承接“新昆明”部分物流功能,构建滇中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打造最具区位优势的现代物
流园区。加强城区商业网点建设,完善社区商业体系,繁荣城乡消费市场。加快发展高原特
色生态观光现代农业。以抚仙湖国家生态农业公园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一、三产业融
合发展。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做强农业观光体验、健康养生、商务会议、运动休闲4类庄园
品牌。发展蓝莓种植1.2万亩、荷藕6000亩、景观苗木1.5万亩。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
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和著名商标。建设
国家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巩固以九村、路居、海
口等优势产区为主的基本烟田生产基地。推进新型工业产能升级转型。坚持磷电结合,改造
提升磷化工和建筑建材产业,把东溪哨片区打造成“云南最重要的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
区”。以增容、扩量和提质为重点,加强“一园三片区”建设,着力引进高新科技、生物医
药等新兴绿色产业,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艺术衍生
品制造业,助推一、二、三产业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五)坚持共享和县,践行以人为本,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办普惠型社会事业,让幸福指数跑赢GDP增速。社会保障更广覆盖。多渠道增加群众
收入,千方百计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坚持就业创业并举,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全
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不断完善社会救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