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89
专 文
传统的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崇尚所
谓“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
作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云南,村寨风水
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村寨风水
林保护下来的,常常是当地典型植被的原生片断森
林,与次生林比较,生物多样性要丰富得多。而
且,保护下许多濒于灭绝的珍稀物种。据研究,西
双版傣族和布朗族的“龙山”上的珍稀植物,占西
双版纳重点保护植物的21.56%。而对云南高黎贡
山周边16个世居民族的村寨风水林研究又表明,由
于各民族都有神山森林文化传统,使当地4…303种 红河县哈尼梯田云海 (许太琴 摄)
植物得以保护。在云南高黎贡山的百花岭村,村民
还成立了“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育,必须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
对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传承起到很好的作用。 和终生教育,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全球意
村寨风水林的保护除了原始宗教——图腾的 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
作用外,现代云南村民的生态伦理观则是靠村规民 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其次要帮助村
约来实现的。村规民约是当代农民公众参与生物多 民脱贫致富。本课题组的研究还表明:20世纪90年
样性保护的好形式,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思想。 代,西双版纳的两个相隔仅1千米的村寨,一个傣
这实质是一种新的生态善美观、生态公正、生态正 族村寨漫侬村人均收入2…000元,“龙山”森林保
义和生态义务。 护得很好,另一个布朗族村寨昆罕小寨人均收入
生态伦理学倡导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 180元,“龙山”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今,这两个
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生态道德规范,而中国村寨的 村寨都已经脱贫致富,通过传统生态文化的再教
风水林正体现了生态美学和生态道德。 育,“龙山”森林传统都得到很好的发扬光大,这
村寨的风水林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很有说服力的。
需要抢救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包容着丰富的生 用已经扎根在老百姓中的传统文化,引导老
态文明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世 百姓去建设绿水青山,老百姓最容易接受和引导。
界观。需要对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进行政策诱导,通 要把传统文化——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三者有机
过乡规民约对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加以保护和传 地联系在一起,让云南各族人民为自己优秀的生
承,因为这些文化传统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国的文化 态文化传统自豪,并且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一定
自信,是云南生态文化的根。 能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排头兵和生态文明
首先要对当地居民进行生态文化传统的再教 绿色屏障!
个旧市加级寨生态乡村梨花掩映 (江 云 摄)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