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7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47
政策法规
享的发展理念,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制度保 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全面协
障、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 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 水平明显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
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中医药 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惠民效果进一步放大,推动中
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 医药各项工作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聚焦和
众健康为目标,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 发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每千人口公
中西医协同协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 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以上,中医药服务
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 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及
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和产业发展,为深化医药卫 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
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 提升;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凝聚一
会做出新贡献。 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
(二)基本原则 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社会效益放在 0.4人,居民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建
中医药发展的首位,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 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重点项目;中医药产业现代
优势,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 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
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 值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医药产业成为全省国
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 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
享有中医药服务的权益。 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
坚持继承创新、发挥优势。坚持继承创新贯 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穿中医药发展全过程,正确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 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系,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服务人民。传承 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
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特长,充分发 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
挥中医药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 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
面的资源优势。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充分利用 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
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体制、机制、科技和 高,基本形成一支由100名省级名中医(含国医名
知识创新,推动中医药理论实践与医疗保健模式 师)、500名以上基层名中医、1万名以上中医药专
创新发展,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永葆中医药 业技术人才为主和超过1万名的“能西会中”乡村
薪火相传。 医生、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为补充的中医药人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破除制约中 才队伍;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提升;中医药
医药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 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 献率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
化政府在推进中医药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 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
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公平参与、竞争 享发展,为健康云南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有序的发展环境,激发中医药发展潜力与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将中医药融 二、重点任务
入卫生与健康所有政策,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
补充、协调发展;坚持医疗与非医疗服务同步推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进,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坚持区域中医药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县级
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促进中医药医 以上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
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不 源,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
断增强中医药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发展目标 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
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 医医疗服务网络。将云南省中医医院建设成为辐射
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基本完善;中医医 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区域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中心,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