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327
人 物
2006.02~2012.01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飘香,“蜜”香四溢;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楼拔
副主任;2012.01至今享受副厅待遇;2014年5月退 地而起,平整的柏油路通向各村各寨;独龙族人和
休。云南省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 城里人一样享受上网、通话、看数字电视。截至
主要事迹: 2012年末,独龙江帮扶“六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2015年1月,中央组织部授予高德荣同志“全 7.1亿元。高德荣正在计划打通独龙江和高黎贡山
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云 与毗邻国家的口岸通道,让美丽的独龙江成为滇西
南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 北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
族团结进步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 (独龙江乡人民政府 孔玉才)
四届云南省道德模范。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评选—全国敬业奉献范候选人。2015年10月13日, 【李开斌】
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 男,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党总支委员、
候选人。 水稻育种栽培站站长,被人们称为“云南的袁隆
为了让独龙族人民早日脱贫,高德荣毅然回 平”。其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到独龙江畔,手把手指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 95周年活动上接受表彰。
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持民族平等;无论办 主要事迹:
事还是重大决策,都尊重民族意愿和感情,让独龙 作为农业科研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李开
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斌40年来凭着“让种田人吃饱饭”的心愿,默默奉
独龙江乡繁衍生息着56个民族之一的独龙 献,努力拼搏,在云南水稻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族,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目前有4…000多 奇迹。至2015年,他选育的“楚粳系列”水稻新品
独龙族居民生活于此。1988年,高德荣任独龙江 种累计推广种植6…227.61万亩,增产稻谷39.78亿千
乡乡长期间,向上级争取350万元的项目资金,扩 克,实现农民增收89.92亿元,为保障全省粮食安
建独龙江乡卫生院、中心校区,新建一个小型电 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重大贡献。“楚粳28号”水
站、四座人马吊桥,改善独龙江乡的基础设施条 稻新品种2015年在云南省推广面积达220万亩,成
件。2005年2月,持续暴雪导致贡山全县的电力、 为云南种植面积最大、应用速度最快的主栽品种。
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 在配制水稻杂交组合期间,李开斌在40℃的
损,直接经济损失为7…132万元。时任贡山县长的 温室内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在大田选种期,近10
高德荣亲自担任道路抢修组组长,夜以继日奔波 亩选种田、几千份育种材料,每天一站就是十几个
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怒江沿岸的20几个村委 小时,一株一株挑选,长期重复一个动作,他的右
会。每到一处,他挨家挨户了解灾情、慰问灾民, 手腕因此出现关节劳损。他经常放弃双休日、节假
深入第一线带领干部群众抢险救灾。有一个村公 日,把时间和汗水都洒在他深深眷恋着的育种田
路被雪崩阻断,他步行3个多小时,去看望那里的 里。随着“楚粳系列”水稻培植的成功,李开斌的
灾民,村民非常感动。2006年,已调入州人大工 身体却越来越差。2011年,才做完开颅手术的他不
作的他,再一次放弃优越的条件,主动向组织提 顾家人和同事反对,还未痊愈就走进他钟爱的选种
出“把办公室设在独龙江”,协助贡山县的重大 田。2015年9月,他忍受着颈椎瘤压迫神经所导致
项目建设。 的剧痛,坚持在水稻选种的关键时期完成工作才去
2010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 医院进行手术。
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由 40年来,李开斌共获科技成果奖33项,获
他兼任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已58岁的 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他不是在下面带领群众架桥修路、发展产业,就 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
是到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他根据独龙江自然 誉。这些科研成果和荣誉,彰显着李开斌对人生的
气候特点,亲自带领群众在密林深处套种草果、花 追求,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时代先锋精神。
椒、重楼等,发展中蜂养殖。如今,独龙江畔草果 (《云南日报》吕 瑾)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