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6 - 石林年鉴2017
P. 386

SHILIN 年鉴

               石林 YEARBOOK
             2017
            训,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                          登记失业的城乡各类人员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
            力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职业培训补贴资金使用效果,县                              六、加强组织领导
            财政重点支持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和企业岗位技                              (三十二)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能提升培训,并逐步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建立培训效果                              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就业创业工
            与培训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                             作的领导,健全完善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
                (二十八)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                                 组会议制度,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政
                人社、农业和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精准扶                        策,定期沟通交流就业创业相关信息,开展调研督查,协调
            贫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重点抓好“三个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就业创业目标完成和就业局势
            一批”:依托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培养并转移输出一批技能                          稳定。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社会
            劳动者到北京市朝阳区及周边省市、东南沿海地区就业;依                          各方面促进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托各类定点培训机构,转移输送一批技能劳动者实现异地就                              (三十三)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业;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一批适应当地产                               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坚持将就业创业
            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适当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高                           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
            端培训工种(专业)的补贴标准,将职业培训补贴标准从                           业服务、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提高权重,层层分
            每人900元(含100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提高到1500元。                      解、督促落实。对不履行工作职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020年底前,力争使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                        对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接受1次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条件的贫困户能有1人掌握                             (三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项技能,帮助没有致富产业支撑的贫困人口通过就业摆脱                              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就业和创业带
            贫困。                                                 动就业状况、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和就业创业政策,结合上级
                五、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就业创业资金补助情况,严格按照《昆明市就业促进条例》
                (二十九)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相关规定,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就业创业专项资金。
                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标准体系和监管体                         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
            系。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                          审计监督,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着力提高就业创业专项
            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形成有利于公平就业的制度环境。                           资金使用效益。人社、财政等部门将依据各级财政对就业创
            进一步规范企业招聘、职业中介活动,及时纠正招聘过程中                          业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绩效等情况,给予相应就业创业资金
            的歧视、限制及欺诈等行为。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推                          补助。
            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才推                              (三十五)完善统计监测体系
            荐、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县级财政每年要                              健全就业统计指标,探索建立创业工作统计指标。开展
            把专项招聘会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                          就业统计数据与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比分析,加
            水平。                                                 强数据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完善就业统计调查方法,
                (三十)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将就业群体、性别等指标纳入统计监测范围。加大就业
                组织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进园区、进村                         统计调查人员、经费和软硬件等保障力度,推进就业统计调
            社、进企业”活动,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就业创业政策                          查信息化建设,强化统计调查的质量控制。依托行业组织,
            咨询和高效、便捷、精准的扶持服务。继续实施县乡基层就                          建立健全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校园、园区服务                              (三十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工作站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经                              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县
            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                          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要配合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构建覆盖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的人力资源社                          的经验做法,宣传劳动者自主就业创业、用人单位吸纳就业
            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和有关部门促进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主动发布各类招用工
                (三十一)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信息,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引导高校
                认真做好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将在法定劳动年龄                         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全社
            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                          会形成共同促进就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含常住城镇的农村户籍人员)纳入就业失业登记范围,为









            306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