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6 - 石林年鉴2017
P. 376
SHILIN 年鉴
石林 YEARBOOK
2017
知识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的交通 空巢老人”“景区志愿者天天文明行 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
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年 动”“义务献血”“石林国际火把狂欢 世界,进一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让
末,全县共有省级文明交通示范社区2 节”“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等重要 “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在培育
个、文明交通示范企业5个、文明交通 时段,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年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应
示范车队3个、文明交通示范村6个、示 全县共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公益性志愿 有的作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范广播宣传站1个、文明交通示范导游 者服务活动30余次,参加“环境整治、 传承与传播,满足了全县各族人民群
员14人、文明交通示范学生3人、文明 清洁彝族乡”集中活动的志愿者达1000 众的文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
交通志愿者4人协同县交警大队积极开 余人,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达2万人 化生活,彰显了石林县“歌舞之乡”
展交通安全宣传。 次,劝导不文明行为6000余人次。特别 的民族文化特色。全年石林县600余支
是在组织开展的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大赛 业余文艺队活跃在全县的村村寨寨,
【文明细胞创建工作】 以“细节文 志愿服务、火把狂欢节主会场志愿服务 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实
明”和“市民素质提升”为抓手,在 和“青春护水,巴江更美”志愿服务活 践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全县广泛开展“人人是形象”礼仪普 动中,随处可见青年志愿者的身影,石 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
及、“文明在细节”行为养成、“微笑 林青年志愿者青春阳光的美好形象已经 进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康
在石林”优质服务、“文明出行”专 深入彝乡群众的心中。志愿服务活动 发展。
项整治四大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单 中,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例层出不穷,涌
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文 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志愿者,深得市民拥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以农村精神文
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诚信企 护和爱戴,成为扮靓文明县城的“风景 明及文化阵地“五个有”建设为契机,
业”“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经营 线”,进一步扩大了石林志愿服务活动 着力抓好文化院、图书室、文化广场等
户”“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文明创 的影响力,为把石林打造成全国民族团 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和发挥好乡
建、评比表彰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 结进步标兵和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做出应 镇文化中心的作用。借助“科普活动
大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 有的贡献。 周”“三下乡”等平台开展好乡风文明
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扎实推进细 宣传教育。以“十星级文明户”“孝
胞创建工程。年末,全县共有各级文 【我们的节日】 以春节、元宵节、清 星”“好丈夫”“好妻子”等活动为抓
明单位255个(国家级文明县城1个,国 明、端午、重阳节、石林国际火把狂欢 手,不断深化和拓展细胞创建工作。通
家级文明风景区1个,全国文明村2个, 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按照“三贴近” 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综合整治城乡环
省级文明单位14个、省级文明村11个、 的原则,突出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使传 境,城乡环境明显改观。通过开展“道
省级文明小城镇3个,市级文明单位52 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承载体。组织开展了 德讲坛进农村”、少数民族家风建设
个、市级文明社区2个、市级文明村5 “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学习雷锋 专题调研以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个、市级文明家庭1个;县级文明单位 “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 研究等活动,助推民族地区精神文明
101个、县级文明村52个、县级文明家 比赛、学校体育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建设。利用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庭10个)。 组织开展了石林县2016年春节文化系列 等传统文化节日,开展“我健身、我
活动、“中国梦·彝乡情2016年巴江之 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我的中国
【志愿服务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适 春、夏、秋”百姓大舞台系列活动、 梦”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村民
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县营造“我 “2016年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暨第 中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
为人人,人人为我”友爱互助的良好 三届中国石林情歌节”系列活动、彝族 体主义思想和敬老孝亲等优秀传统文
氛围。在“3·5”“4·5”“6·26” 传统摔跤比赛、彝族撒尼婚俗展示、民 化,破解封建迷信,推进殡葬改革,
国际禁毒日、“12·5”国际志愿者 俗体验、“文化惠民送春联”等一系列 摒弃生活陋习,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
日、抗旱救灾、爱心送考、绿色环保、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活动,营造文 领农村阵地。
“三下乡”、科普宣传周、“关爱百万 明和谐的节日氛围,让传统节日文化走 (撰稿人:县文明办 昂文强)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