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385
乡(镇)党委工作
划”。举办农函大培训3期,成功申报以苦生猪农村农业技术协会、把洪生态鹅养殖基地
等科普项目。
(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千方百计做好争项目、抢投资、打基础、添后劲,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交通网络不断完
善。投资618余万元续建乡村公路2条12.8公里;投资1717.58万元改建农村公路3条47.4公里;投
资1000余万元新建、改建村社公路17条25公里。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养护乡村公路110公
里。认真做好江召高速公路预征地范围现状监管。对全街道196个自然村198个居民点进行采点
定位,调查库外路线71条121.956公里,建立了农村公路地方基础数据库。水利设施明显改善。
投资388.81万元新建续建安全人饮工程28件,有效解决了5206人1615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投
资1910万元完成牛街河把洪段河道治理;投资220万元的江边大沟建设全面竣工;投资240万元
完成鲁西水库修复;投资57.5万元新建或修复水利设施11件;牛街水库建设初步设计通过中央
烟草部门审批立项。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九龙河沿岸土地整治项目扫尾工作,有效改
善九龙河沿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始终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立街、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提
到重要议程、纳入总体规划,不断夯实发展根基。环保治理力度加大。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0万
元完成茶山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改善茶山河道水质问题。积极配合县环保局投资600余万元
建成污水收集沉淀氧化项目,有效治理长家湾片区重金属污染;争取资金300万元开工建设以洪
村、江边村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处理项目,投资150万元的牛街污水项目正准备开工建设;农业
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回收残膜149.38吨。生态创建成果明显。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
工作顺利通过省环保厅专家组初审。森林保护持续强化。实现人工造林2.5万亩、退耕还林3430
亩、低效林改造2888亩、森林抚育3530亩、核桃造林3000亩、封山育林5620亩、义务植树22万
株,森林覆盖率达44%。
(五)社会保障不断健全
坚持以民为本、民生托底,殚精竭虑增进福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就业工作
有序推进。争取“贷免扶补”创业贷款823万元,带动就业人数800余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
3020人,新增输出转移1770人。实现劳务收入1.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救
助落到实处。发放低保、五保金645.04万元、临时救助12.84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26.28万元、
高龄、百岁老人补助168.38万元、优抚及各类定补221.15万元、救灾资金4.85万元、大米42吨、
棉被、防寒服各360件。支农惠农全面落实。兑付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草原生态补助等支
农惠农资金1157万元。社会保险高效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78519人,收缴基金888.51万
元,参合率达98.2%;新农保参保42090人,收缴保费454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09%。城乡居民
大病保险、新农合覆盖面较大提升,门诊补偿20.38人次289.08万元,住院补偿646人次331.24万
元,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危改工作扎实进行。投资1.41亿元完成保障性安
居工程危房改造,有效解决600户2500人的住房困难。
(六)和谐建设取得突破
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及道路、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强化重点领域
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杜绝私挖滥采行为,全年未出现较大安全隐患和重特大事故,形成
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畅通诉求渠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
-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