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7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387
乡(镇)党委工作
二、特点和做法
(一)兴产业、调结构,助推农业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农业,促进优质增效。以两河沿线蔬菜种植基地为龙头,大力发展蔬菜、生
姜、中药材、魔芋、水果种植等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按照“山区干果,两河沿线
时令水果”的区域发展思路,巩固柑橘、板栗等传统林果业,发展以核桃、樱桃、草莓、中华
寿桃为主导的林果业。二是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效益。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推广
应用,推进科技增粮行动;打造精品农庄,推动养生旅游;引导土地流转,扶持种养大户、农
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
经营。全力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三是发展生态养殖,促进农
民增收。以抓大户、建小区为重点,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重点发展生态
鹅、肉牛、肉羊、生猪等养殖,培育一批养殖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
(二)优环境、重引导,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优化创业环境。制定扶持政策,强化服务指导,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创新商务流通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试点项
目建设,力争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和5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实现光
纤宽带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移动4G网络覆盖所有自然村。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螺丝
田、九龙瀑布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丰富旅游业态,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推进“十
景百村”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着力建设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旅游村寨,带动旅游二次
创业。三是抓好园区建设。全面完成长家湾工业园区征地搬迁后续工作,全力支持县人民政府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启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补短板、强基础,培育发展动力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涉及九龙境内的汕(头)昆(明)高速公路用地的
征用、拆迁工作;认真做好农村公路、村社公路续建、新建或改建工作,争取新建或改建村社
公路20公里。二是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重点抓好国家级贫困农村的饮水
工程建设及基本农田抗旱、排涝建设,逐步改善旱区灌溉条件,确保群众旱涝保收。积极做好
牛街水库前期建设工作。三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抓住扶贫攻坚机遇,争取项目资金,扎实抓
好10个贫困村、18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2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逐步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圆满完成扶贫攻坚各项任务。
(四)抓生态、严治理,确保持续发展
一是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发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保
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抓好污染源监控治理,严格落实河长
制,开展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做好生态街道创建工作;加大人工造林、生态公益林
保护和封山育林力度,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推进森林九龙建设。三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着
力解决集镇所在地、交通主干道沿线村庄、重点水源地径流区的垃圾清运问题。
(五)抓机遇、促改革,夯实发展后劲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抓住“一带一路”、滇中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省、
- 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