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9 - 宣威政协志
P. 589
附 录
(三)团结联谊办实事,化解矛盾促和谐
一是协商共建跨省界河大桥。为沟通宣威与贵州省威宁县界河两岸的往来,促进共同发展,2012
年 4 月宣威市政协与贵州省威宁县政协在威宁共同协商,签订了《政协云南省宣威市委员会、政协贵
州省威宁县委员会协商共建宣威市与威宁县界河桥梁框架协议》,之后两县(市)先后多次专题协商
界河建桥事宜,通过协商确定在界河上对等投资建设 3 座桥梁,预算总投资共 1689 万元。2013 年 2 月
6 日三座大桥分别在宣威市得禄乡大营村与威宁县哲觉镇新坪村界河开工建设“乐营桥”,在宣威市杨
柳乡围仗村与威宁县金斗乡围仗片区界河开工建设“同富大桥”,在宣威市阿都乡阿都村与威宁县新
发乡阿都大寨村界河开工建设“福都大桥”。现三座大桥已建成二座,“福都大桥”因变更设计,预
计今年 9 月底可建成投用。为了解决决算审计跨省和互相找补拨款等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又根据界河
两岸群众的强烈要求,经 2014 年 3 月 14 日和 4 月 17 日宣威市政协与威宁县政协分别在威宁县城和宣
威城再次召开协商会,商定再在威宁金斗乡与宣威杨柳乡界河上新建“飞虹大桥”,这样一家承建两
座大桥,在经济上就互不找补。通过协商在界河建起四座大桥,将对扩大相邻两县(市)交流、促进
两地经济文化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迎难而上解难题。2013 年,按照市委领导要求,政协牵头解
决龙潭镇大坡村委会 1000 余名群众反映因煤矿开采导致房屋开裂、水源枯竭聚集上访问题。我们组织
力量,多次深入矿山、村组实地踏勘、掌握实情,会同镇党委、政府与煤矿、村以及群众代表反复协商,
研究制订方案,拟整合资金 1000 余万元,协调煤矿出资 650 万元,为村民硬化道路 18.06 公里,修建
跨度 38 米的桥梁一座,扶持建设水窖 1500 个(每建成一个补助 3000 元),积累多年的矛盾基本化解。
认真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答疑解惑,疏导群众情绪。特别是针对双龙街道多年来城市发展
项目集中、矛盾问题积累多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涉及的相关单位、社区居委会、相关当事人进行
充分协商,查阅档案材料,为街道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和建议,为双龙稳定发展
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和支持。牵头与部分政协委员协商,多方筹资 120 余万元为热水镇吉科村大坪子苗
族村、务德镇拖克大皮坡苗族村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以及硬化村间道路、建设活动场所等,力所能及帮
助苗族村寨解决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
(四)情系民生办实事,扶贫济困见真情
宣威市政协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把政治荣誉感同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激励委员在建功立业中施展
才华,倡导委员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奉献爱心,在开展扶贫济困、兴办公益事业中传承美德,在服务大局、
关注民生中展示风采。过去六年来,宣威市广大政协委员累计捐资 1.06 亿多元,为新农村建设、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扶贫济困等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市民的高度赞誉。
如近年来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133 名委员踊跃参加,共捐资 165.05 万元,结对
帮扶 870 名高中贫困生完成学业;如在宣威市政协推动下,普立乡、龙潭镇和文兴乡等乡(镇)相继
成立了助学会,共筹集资金 400 余万元,建立了资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的长效机制,着力营造社会各
界关爱贫困学子的良好氛围;又如 2010 年宣威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市政协
倡议,为抗旱救灾捐款 420 多万元,以实际行动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广大政协委员,在尽心履职上
满怀激情,在兴办公益事业上不遗余力,谱写了团结协作、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感人篇章。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