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会泽县“8·03”抗震救灾志
P. 219

第五篇 灾后重建


              直入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灾区对恢复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包保责任落实、干部纪律作
              风和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每3个月开展一次重点督查,每6

              个月开展一次综合督查。同时,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村组宣传栏等方式,公示市、县、乡包保监
              察督查责任人和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信访举报。
                  5.成立物资监管组深入灾区对建材物资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全县灾后重建物资市场价格稳定。

                  (五)培育产业,增强灾区发展后劲
                  1.按照“着眼发展抓重建,抓好重建促发展”和产村融合重建的思路,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
              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在抓好恢复重建的同时,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建设、开展技能培训,

              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在纸厂等乡镇大力发展核桃、大树青花椒和畜牧等产
              业;在迤车、乐业等乡镇充分利用气候、交通及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冬早马铃薯、冬早蔬菜和辣椒等
              特色经作;在娜姑小江流域及火红硝厂河等区域充分利用热资源大力发展软籽石榴、反季节蔬菜、小

              春菜用型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在其他山区半山区发展饲料玉米及马铃薯种植,并依托粮食产业,大力
              发展畜牧业养殖,由“粮多、草多、秸秆多”变为“畜多、肉多、收入多”。
                  2.发展培育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灾区群众自

              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让灾区群众在住进“新房子”的同时,鼓起“钱袋子”,
              筑牢发展基础,增强灾区发展后劲。
                  (六)综治维稳,促进灾区和谐发展

                  1.结合受灾群众期望值高、诉求多元,社会不稳定因素多等实际,准确清晰的政策宣传、扎实
              的工作举措、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好群众工作,坚决防止和避免因不公平、
              不透明或问题处理不及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一事一议”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灾民从
              “政府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在村组中遴选有威信、有责任心、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人员共同组
              成农村维稳工作队,与村组班子共同做好村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

                  3.加强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对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加以救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
              面,完善救助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切实改善困难灾民的生活水平。
                  (七)广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1.围绕恢复重建取得的工作成效、灾区发生的变化、灾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的典型事迹等重点
              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创新和丰富宣传载体,深入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以正确
              的、积极的舆论引导人、鼓舞人,持续传播正能量。

                  2.在开展物质重建的基础上注重精神重建。以村组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为依托,以乡村
              文化锣鼓队、宣传队等为载体,开展文明村组、文明户、道德讲堂、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灾区

              农村文明新风尚。
                  3.教育引导灾区群众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完善集中安置点绿化、亮化,垃圾池、公厕建设,实
              行人畜分居,不断改善灾区人居环境,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159·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