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6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持浓度而数日不枯涸,不生怪味。用之书画,墨韵丰泽。加之工艺精湛,遂使织金石砚遐迩闻
名。1941年,国民党织金县长王佐限期黄乾昌制作4块石屏送给蒋介石祝寿,临近完工,其中1
块在烘烤中炸裂。王佐以不满罪将其逮捕入狱,其子黄玉才被抓去当兵。经多方营救,才得释
放,致使黄乾昌精神失常。1942年,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罗文笔
罗文笔(1868~1947),字万云,号郇山居士,彝族,清末大定东关人。青少年时就读东关
私塾,成年后开塾馆教授彝族子弟。1915年,与彝文经师杨腓力研究彝文,对彝文造诣颇深。
1929年冬,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丁文江到大定研究彝族史料,罗文笔为丁文江作资料翻译。
1930~1932年,罗文笔根据彝族语言文字的语法规律,采用照抄原文、字母注音、汉字对照直
译、汉字意译的方法翻译整理《说文》《帝王世纪》《献酒经》《解冤经》《天路指明》及
《神权论》6部彝文经典。经丁文江校阅审定,题写《爨文丛刻》书名并撰写序文,由上海商
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爨文丛刻》是部涵盖彝族人文社会科学的彝族经典巨著,对研究彝族历
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均具有很高价值,受到国内史学界、民族学界重视,且已
流传国外。1947年卒。
余若瑔
余若瑔(1870~1934),字达父,彝族,清末毕节县人。少好学,娴于经史,尤工辞章。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入江户和佛山大学,选肄政法,尽通其奥窦。其间,参加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为贵州少数民族参加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贵州光复后,被选为立
法院议员。不久,贵州宪政党及耆老会密请云南唐继尧入黔镇压贵州革命力量,贵州革命政权
被颠覆。此时,余若瑔被立法院议员推选为副议长,与议长周恭寿等致函质问唐继尧。唐与宪
政党密谋改立法院为参议会,将周恭寿、余若瑔除名,余若瑔被迫离开贵州到上海避祸,并在
上海同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安健创办《斯党报》。不久,流寓北京,开设律师事务所。在北京,
余若瑔与平刚、周素园会晤,揭露黔省政变,呼吁伸张正义。居北京5年返黔,隐居故里,潜心
诗文,从事著述。因兵匪扰攘,乃携眷至贵阳。经周素园介绍,出任贵州大理分院刑庭庭长。
余若瑔“学究申韩,辨媲苏张,仗义执言,耻附权贵”“雅志用世,而兀岸自喜,不屑期媚合
同,折节干进”,周西成执掌贵州时,即弃官旅游。1934年,王家烈任贵州省主席,聘其为贵
州省政府名誉顾问。不久,病殁于贵阳寓所。
余若瑔是有名的彝族诗人、学者和法学家。其诗“沉郁劲健,取法少陵,而声调之高朗,
景光之绚烂,笔力之兀傲,有出入义山、东坡、山谷者”(《 雅堂诗集叙》),可与章永
康、黄鼓年、唐鄂生等人焜耀海内的钜制大篇相与颉颃,堪称卓然大家。著有《 雅堂诗集》
14卷、《罂石精舍文集》4卷、《蠖合拾尘录》2卷、《通雍余氏宗普》4卷、《且兰考》1卷,
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