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24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病,乞归养疴,不获与君常相切劘。所冀蒸蒸日上,宏此远漠,异日宣力四方,所以上孚下
浃,更有大且远者。吾身虽退,犹乐为延颈企踵,以瞻治绩之隆也。
道光二十九年(1849)秋七月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
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清福建侯官人。历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清代著
名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第二节 考、辨
夜郎考
靖道谟
且兰,夜郎,皆南夷名。《史记》云:“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是且兰非夜郎
匹也。楚庄豪循沅水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遂灭夜郎,以且兰有“椓船处”,乃改其名为
“牂牁”;豪即留王滇,夜郎、且兰仍自立为国。
汉武平南夷,置牂牁郡,领县十七,后汉领县十六,皆首叙且兰,而夜郎反为属县。晋永
嘉二年(308),分牂牁立夜郎郡,领夜郎四县,于是,夜郎始列为郡。刘宋、萧齐皆因之。
隋《地理志》有牂牁郡,复有牂牁县,而夜郎之郡、县皆无。梁、陈、周《书》,俱不志地
理,遂不知废自何时也。唐以隋牂牁郡之牂牁县置播州,而县有三“夜郎”之名。武德四年
(621),析夷州之宁夷县置夜郎。贞观元年(627),州废,县亦废。八年(634),析巫州之
龙标县置夜郎。十六年(642),开山洞置珍州,亦置夜郎县。长安四年(704),以龙标所析
之夜郎置舞州。天宝元年(742),更县名为峨山。
龙标之夜郎,当在今黎平、镇远之间。夷州之夜郎,当在今石阡、思南之间。珍州之夜
郎,则今遵义之正安州桐梓县矣。巫州、夷州之夜郎,或废或更名;珍州之夜郎,置之最后,
而自唐迄宋,名未尝改。于是,人止知播州之为夜郎,而亦不复知夜郎之大矣。《汉书》云:
“唐蒙从巴蜀笮关人,遂见夜郎侯。”又云:“夜郎东接交趾,自西徂东奚啻千里?”亦无怪
当年夜郎之自大也。
〔靖道谟(1676~1760),字诚合,号果园,清武汉新洲人,赐进士出身,授庶吉士,著名
学者。历任顺天府乡试官、云南姚州知事,后屡受聘于白鹿、江汉等书院任主讲。曾主修《贵
州通志》30卷〕
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