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245
艺文志
殷周鬼方辩
王燕玉
贵州省在古代的地域名称,大范围可追溯到殷至周初,具体指公元前十四世纪初(殷代第
二十三世武丁时)至公元前十二世纪初(周代第二世成王时)。今贵州是鬼方的主要部分。殷
周鬼方地在西南,是古代一些文献和古、近、现代一些学者的见解。现代一些学者双认为殷、
周鬼方地在西北。我们主张鬼方主体在今贵州。
殷代鬼方在荆地(今湖北)外的西南,殷代鬼方也就是周初的鬼方,史实不多,在古文
献、古器物上出现过三次。《今本竹书纪年》说:“(武丁)三十二祀伐鬼方,次于荆。”又
说:“三十四祀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易·既济》说:“(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
之。”甲骨文也有记载,《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237)说:“贞王勿乎妇好往伐鬼方。”
这几条记载互相吻合,都说的一回事,即殷王武丁三十二年,出军先到边境荆地驻扎,结集兵
力,侦察情势,制定战略,然后进攻鬼方,打了三年,取得胜利,声威远震,西方的氐、羌因
来臣服,其功绩同以前商王成汤征伐氐羌一样煊赫。另一条先秦记录《诗·大雅·荡》说: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是说殷末帝辛之时,政刑暴乱,中原内部普遍怨怒,并远远波
及到鬼方。用以反衬西部周文王德政美好的形势,即将取代殷的统治。这一事态,主要说明
鬼方到殷末仍存在,是殷最远的控制区,作为边远地方动荡的代表。那时周族据有西北,势
力强大,恰好反证鬼方在南面的荆地边外,不可能在西北周的辖境。据《小戴记·明堂位》
说:“纣脯鬼侯。”《史记·殷本纪》说:“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徐广说:
“九侯,一作鬼侯。”这里虽不直接说明鬼方,却有一点值得注意,西伯昌,即后来的周文
王,与鬼侯、鄂侯并称殷末的三大诸侯,各据一方,辖地广大。因此,推测鬼侯就是鬼方的首
领。《大戴记·帝系》说:“陆终氏娶于鬼方氏。”《史记·楚世家》说:“陆终氏生子六
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这自然是传说,不能全信,但透露一点,即楚地和鬼
方相近,因而通婚,这是可以作旁证的。古器物小盂鼎有“鬼方”字,反映周成王时盂君曾伐
鬼方;梁伯戈有“鬾(即鬼)方(即蛮)”字,一般称南方民族为蛮,所以反映鬼方属于南
蛮;合起来反映鬼方至周初成王时还存在着。
总看鬼方简略的史实,可分为三阶段:即殷武丁时被征伐,殷帝辛时生怨,周成王时于盂
君所攻讨。中间时距并不太长,未发现迁徙的迹象,一直在荆西南地带。鬼方今地的具体范
围,揆度殷周形势,作合理的估计,约包括今湖南西北边,四川东南边,连接贵州大部,旁迤
桂北、滇东地域。从殷武丁征伐鬼方,战争规模庞大,时间绵延较久来判断,当时鬼方就有比
较实在的物质基础,比较集中的组织力,一定的兵力,决不是原始社会中松散的部落形式所能
达到的,故断定为奴隶社会粗具国家雏型的性质。
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