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九)
P. 259
第二十六篇 社会生活
有的儿尾变阳平调的阴平调,如:(小)碧儿、(小)华儿、(小)兵儿、(小)红儿。儿尾
中还有一类附着在语素后用比喻造词法造出的词,如鸡儿小男孩生殖器、洋马儿自行车。(4)
在人的姓氏、乳名、排行、外号之后加幺,构成指人的专用名词。如:小毛幺、小四幺、小狗
幺、小妹幺。名词后加幺,表示亲热的感情色彩,但在“小老幺,孔老幺、金毛幺”等词中,
幺不是词尾,是自由语素,有实际意义,表示排行最小。(5)毕节方言中有一些名词加后缀
“巴”,意思不变。如:盐巴、泥巴、嘴巴、尾巴。(6)毕节方言,在躯体的某些呈长杆形的
部位的称谓后加“杆”尾构成名词,如;脚杆、手杆、腰杆。(7)场用于动词之后,形成“动
词+场”形式,表示其一事物的价值。如:想场、吃场、学习场、研究场。(8)家字在毕节方
言中是一个名词形尾,其作用是加在某些口语色彩浓厚的名词后面表示属于某一类人。如:老
人家、娃娃家、男人家、婆娘家、姑娘家。“家”还可加在数量词之后表示较多,也表示说话
人的某种感情色彩。如:他家有八姊妹家,热闹得很!
3.复数名词的形尾。(1)毕节城区青少年常将我们说成“们”。如:们不晓得、们两个
是好朋友、们明天要去春游。这种说法只能用作口语,不能用作书面语。(2)毕节方言在一些
可数名词(包括名词性词语)的后面加“些”,表示复数。这些名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如:老师些带起学生些到烈士陵园扫墓去了;园子里面的菜遭鸡些啄烂完了;今天天气好,把
被子些拿出去晒一下。
动词 1.动词的重叠。(1)在动词后加下(看),或者在动词后加瞧,即v+下(看)或
v+瞧,表示尝试意味或动作时间短暂的语法意义。v+下(看)或V+瞧两者可以互换。如:不信
你试下(看)!=不信你试瞧!你读下(看),有认不倒的字没得!=你读瞧,有认不倒的字没得?
(2)单音节的动作动词,可构成“vvv”的形式,其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较长,体现
说话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情绪。如:你一天就只晓得喝喝喝,喝死了看你还喝不喝?你一天就睡
睡睡,不知道哪天才晓得发奋。(3)“AA+BB”的式。AA+BB式加上状态形容词后缀的,形成
AABB+的式,变成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如:吹吹拍拍的、拉拉扯扯的、蹦蹦跳跳的。(4)“v
倒v倒”式。多用在祈使句中,其语法意义在于加重催促、敦促、命令等语气。如:吃倒吃倒、
看倒看倒、拿倒拿倒、逮倒逮倒。
2.动词体态表示法。(1)倒字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持续。如:看倒、听倒、吃倒、招
呼倒。(2)起字在毕节方言中表示体的范畴时,其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如:天一
直下起雨的、他看起书的。(3)得有加在及物动词后面,形成“V+得有+0”结构,表示行为已
经完成,已经产生结果或者已经产生影响。如:马路边栽得有树子、仓库装得有满满的一仓粮
食。(4)到字作为助动词使用时,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者将要完成,相当于普通话
中了的用法。表示动作己经完成的,例如:我吃到饭了,他还没得吃;我剪到脑壳了,我理了
发了。表示动作将要完成的,例如:吃到饭再去、做到作业再去睡瞌睡。(5)主动态。毕节方
+
+
言主动态的表达法和普通话一致,即都使用“施事 动词 受事”的语序,例如:他把杯子打破
了。(6)被动态。毕节方言被动态的表示法和普通话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点:A.普通话
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