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6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梁中央有彩绘双鱼图案。大殿正面是青石板铺地院坝,横宽20米,纵宽15米,并植有桂花
树两株,每岁8月开花,其香气浓郁,飘香四溢,至今仍不减当年。大殿面阔5间,长21.55
米,进深三间,宽11.65米。通高约8.5米,背面及左右墙群均系斗砖砌筑。前带走廊,廊宽
2.3米,柱础上有浮雕花鸟,兽面纹等图案。其雕刻技艺精湛,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有线雕
刻,图浮雕等工艺技法。柱础最粗周长达1.5米,用材和结构十分宏大、壮观,令人肃然起
敬。大殿前左右两边均设厢房,面阔3间,长12米,进深1间,深6米,通高约7米。前带廊,
廊宽1.3米,左右厢房对称。原为青筒瓦顶,解放后经维修改造,为小青瓦屋面,其余各部均
保存原来风格。大殿后面有月亮门一道,上七级石踏跺通花园,正处为三义殿前院石保坎。
花园横宽28米,纵深7.5米,园中植物有梅花、紫竹等四季花木,幽雅芳香,步入花园,令
人心旷神怡。可惜在不断占用和改建中,今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清康熙年间维修寺院残
碑一通,今存县文化馆。
毕节层台关圣殿 位于层台官厢城。坐北朝南,三合大院,占地3000余平方米。围墙砌在
2+7米高的基石上,正面院墙用白石灰粉面,以小青瓦盖顶,并设拱券二合薄刀门两道。墙周长
71.2米,墙檐下有彩绘饰之,墙上部分砖可见有模制“关圣殿”字样。正殿在三级踏跺上,叠
檐悬山顶,屋架系穿斗与台梁混合结构,古瓦屋面,叠檐上有魁星楼,四面翼角各系小铜铃一
只,微风拂过,铃声叮当十分悦耳。1967年魁星楼被拆毁,正殿设六合院,面阔5间,长16.35
米,进深一间7.2米。前后设有1米宽回廊并与左右厢房走廊连通。两厢房对称,各面阔3间,长
8.75米,进深一间3.7米。解放后均办过学校,其中右厢房第三架梁上有清晰的楷书题记“皇图
巩固,伟寿延龄”。此房曾为江西、湖广会馆。1958年开办农具厂、铁厂。1960年后为层台人
民公社、乡驻地。殿内存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立四棱碑一通,楷书阴刻千字,记关圣殿四
邻沿革及部分史实。
毕节洗心寺 位于城北北镇关垭口,距城中心1.5千米。明万历年间筑关,以徐氏为指挥
镇守关口。清末,知县董朱英出资建寺,颇具规模,因寺内有明兵备道黄镆所掘之“明”字形
洗心泉(又叫“来复池”)古井,且泉水清甜甘洌,素有洗涤身心、增福延寿之誉,故名洗心
寺,山门额曰“毕川胜景”。占地约1.5万平方米,几经修复,今保存完好,为毕节城郊著名的
佛教游览胜地之一。
毕节鸡鸣三省三圣宫 又叫一览三省楼。位于林口鸡鸣三省古盐道旁一长满翠柏的秀丽的
小山之巅,清同治十年(1871)始建,民国3年(1914)当地苗族团首周朝阳领头并捐资在原址
复建,新中国成立后破“四旧”时被拆毁。
民国时,周廷兰接任鸡鸣三省团首后,将底层改为学馆办学,聘请塾师周开甲等人教授各
族子弟读书,教化鸡鸣三省人民,开学当天题于大门上的对联是:
借三圣宫殿,再设坛堂;往不追,来不拒,无怠无荒施化雨
集四方英才,重归马帐;幼儿学,壮而行,有廉有义坐春风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