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2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中刻:为国争光,为驻军师长何应昆所题;右面刻:千古流芳,为当时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颜
明璋题;另面标文剥蚀难辨。标身题字:抗战死难同胞纪念碑,左下落款: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七月七日贵州全省抗敌后援总会威宁分会建。
黔西红军强渡鸭池河纪念碑 位于大关镇丘林小箐坡,为纪念1936年2月2日中国工农红
军红二、红六军团胜利强渡天堑鸭池河而立。两平台,第一平台由公路分东西路经水泥梯
而上,台壁上嵌鸡血大理石,阴刻“红军强渡鸭池河天险纪念”10个大字。第二平台由第
一平台拾级而上,纪念碑立于正中。碑体以混凝土浇制,白色马赛克贴面,第一级高3.6
米,寓红军1936年渡河;中镶杜鹃花一束,象征黔西各族人民将本地名花献给红军。碑顶
一组塑像,高2.6米,一艘小船载着3名红军指战员乘风破浪前进,再现当年红军强渡鸭池
河天险英姿。
黔西英雄桥烈士纪念碑 位于定新乡英雄龙洞沟。英雄桥原名太平桥,清道光年间修建。
1936年2月,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参谋长贺崇禄和一批战士在此阻击国民党军队,英勇献身。
1950年春,国民党军队残部在黔西勾结地方反动势力组织叛乱。是年3月7日上午11时左右,中
国人民解放军一四○团某排奉命进剿,回经龙洞沟,被国民党保安六团蔡国祥、金沙贯匪吴向
云等率匪徒2000余人狙击,全排指战员壮烈牺牲。此后,黔西县人民政府将太平桥命名为英雄
桥,并于1985年在桥北岸修建纪念碑。纪念碑离桥50余米,高出金黔公路10余米,碑地分两平
台,第一平台长30米,宽30米,左右两边建四角亭,亭内各安置一块镌刻红军、解放军在龙洞
沟壮烈牺牲的英雄业绩的横碑。第二平台为长方形,长20米,宽5米,四周有栏杆,纪念碑矗立
平台正中。碑体以水泥浇制,白色马赛克贴面,高8.6米,下面用鸡血大理石刻“革命烈士永垂
不朽”8个大字,碑顶塑红军和解放军形象。
大方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 位于普底乡新丰南3.5千米处。1936年2月19日,红二军团六师
在黄家坝击溃国民党军郝梦龄纵队先头团,缴获步枪60余支、轻机枪1挺。1985年大方县人民政
府修建。碑为横长须弥座立面式。碑全高2.98米,长2.2米,碑面横宽1米,厚0.25米,前面横书
“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背面为碑记铭文。
大方将军山战役纪念碑 位于东关乡七家田将军山。建筑占地3200平方米,依山而建,108
级10.4米宽的混凝土踏跺上至广场。广场1140平方米,前有混凝土浇制的两道柱花板栏栅,后
靠山筑有长40米,高1.92米的挡土保坎。纪念碑立于广场中央,全高15.35米,其中碑座高2米,
长宽各3.5米,四方嵌大理石,前后刻正楷直书铭文,左右刻白描战场画面。碑身基部2.2平方
米,呈塔形向上延伸,下面嵌入长8米、宽0.9米的大理石,上刻萧克将军题写“将军山之役纪念
碑”8个大字。碑顶为1.95米高的宝盖。1936年2月19日凌晨,为保卫黔定毕苏区,红六军团十七
师在七家田狙击从大定向毕节进犯之敌,歼敌7个连。1985年,大方县人民政府树立此碑,以示
纪念。
赫章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纪念碑 位于哲庄乡桃园大丫口茶山巅。青石碑体,等边正方
形。碑座分两层:第一层宽4米,第二层宽3.6米,高2米。碑体高6米,四面等边各1.4米。碑帽
宽4米,高1米,通高9米。碑面用墨晶玉大理石镶嵌。由廖汉生题写碑名,竖向镌刻于正
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