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2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与当地群众开展征粮剿匪工作。3月11日下午1时,11位英雄与匪众展开搏斗,掩护征粮
              队安全转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1957年7月30日,县人民政府立此碑以

              纪念英烈。
                   纳雍武佐烈士纪念碑 位于老凹坝乡新街,立于1970年,纪念1950年在武佐剿匪战斗中

              牺牲的指导员许云芝等28名烈士。烈士墓坐西向东。纪念碑高4.94米,宽1.02米,碑顶有一
              红五角星。碑四面各嵌有一块长1.68米,宽0.65米书刻的石碑。正面阴刻直书:“革命先烈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许云芝(1911~1950):汉族,山东省单县徐集镇许集村人。幼年讨
              过饭,给地主当童工,饱受虐待。稍大逃离地主家门,到冯玉祥部当兵。1940年离开冯部,
              回到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家乡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任自卫队长。1946年担任芳

              桂区(今徐集镇)民运干事、武委会副主任、副区长等职。1948年春,受中共党组织指派到
              关帝庙、奶奶庙、初楼一带为军、烈家属送困难补助款,巧妙越过敌人多重哨卡,把钱送到

              军、烈属困难户手中,圆满完成任务。同年,许云芝带领6名同志在万庄工作,被国民党部
              队一个营包围,在群众配合下,他指挥同志们英勇反击,巧妙周旋至拂晓,指挥百多名群众
              撤离,无一伤亡。又一次,国民党地方部队一个排袭击阮庄,抢走公粮2000多公斤,许云芝

              和区负责人邵海明率10余人击溃敌人,粮食悉数夺回。1949年,从山东荷集南下江西省乐平
              县,任第四区副区长。西进贵州后任织金县三塘区副区长。1950年2月调到纳雍,和吴骥吾

              一起负责乐治、武佐片区剿匪、征粮工作。3月25日,许云芝带一个班战士和征粮队员一行
              18人,分作三组抵达武佐。一组留驻乡政府,两组深入村寨。遭到国民党武佐乡乡长刘银安

              匪部袭击。匪众50多人分三股扑向三处工作队驻地。许云芝得知消息,持枪奔乡政府驻地与
              工作队会合,途中几次负伤,穿越土匪三道埋伏,最后献出了年轻生命,工作队14人同时殉

              难,遗骸安葬于乐治烈士陵园。





                                        第六节 文物保护与管理




                                                  一 文物管理机构



                   1978年后,毕节地区文化局明确专人负责文物工作,各县亦然。
                   1984年4月,毕节地区行署组建成立毕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毕节地区文

              化局,时编制3人,负责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2006年,在原毕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的基础上,成立了毕节市文物局(加挂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牌子),编制增加到6人。

                   1983年8月,织金县文物管理所成立。1984年9月,毕节县文物管理所成立。1984年,威宁
              文物管理所成立。1986年7月,金沙县文物管理所成立。1985年,黔西县文物管理所成立。2011
              年11月升格更名为黔西县文化遗产局,负责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1985年1



            305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