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23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月,赫章县文物管理所成立。2003年6月,升格更名为赫章县文物事业管理局(加挂非物质文
            化遗产局牌子),负责全县文物、非遗保护工作。2003年,赫章县可乐遗址文物执法大队成

            立。2004年,毕节大屯土司庄园文物管理所建立。1985年,大方县文物管理所成立。2006年,
            在原文物管理所的基础上,升级更名为大方县文化遗产局,负责全县的文物保护管理、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1986年4月,在毕节地区管理使用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
            军团政治部旧址的基础上,成立了毕节地区博物馆。1994年,大方县成立了大方奢香彝文化博

            物馆。


                                                   二 文物普查



                 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于1982

            年、1987年、2008年开展了三次较为全面的文物
            普查工作。通过普查,今已查出文物点近2000
            处。通过多次的申报和各级公布,全区公布各级

            文物保护单位38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8处(51个文物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9
            处。登录国家保护文物点858处。

                 2011年起,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安排部署
            下,开展了全国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毕节地区普查登录可移动文物3500余件(套)。


                 三 历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全区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

            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
            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
                                                                                  织金隆兴寺
            陈列馆、钱壮飞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专题馆和

            大方奢香彝族文化博物馆、威宁文化遗产陈列室、赫章夜郎文化陈列室、织金丁保贞纪念馆、毕
            节大屯土司庄园彝族建筑艺术陈列馆、毕节博物馆等的基础上,着手进行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的考

            证和林青纪念馆、徐健生故居、毕节历史文物陈列馆、毕节古城、七星关古城、织金古城、赫章
            可乐遗址等的保护、规划、建设。同时,通过文物保护、建设与利用,面向社会开放了一些文物

            保护单位。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有:
                 毕节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
            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陈列馆、陕西会馆、邻里小学、大屯土司庄园、惠泉寺、



                                                                                                           305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