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501
第二十三篇 体育 卫生
执法工作。
4.金沙县卫生监督所。2002年7月建立,金沙县卫生局直属副科级卫生事业单位。编制18
人。负责金沙县食品、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和执法。2003年,该所有职工18人,有业务用房250平
方米。
5.织金县卫生监督所。2002年5月组建,为织金县生局直属副局级卫生事业单位。编制23
人。主要开展食品、公共场所、学校卫生、放射卫生、职业病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
卫生、化妆品卫生、消毒卫生、医疗机构等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
6.纳雍县卫生监督所。2002年6月14日组建,纳雍县卫生局直属副科级卫生事业单位,编制
25人,实有30人。负责纳雍县食品、医疗单位卫生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
7.威宁县卫生监督所,2002年4月成立,威宁县卫生局直属副科级卫生事业单位,编制30
人,实有职工19人。主要开展威宁县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实施。
8.赫章县卫生监督所。2002年1月成立,赫章县卫生局直属副科级卫生事业单位。实有职工
12人,聘用人员4人。主要进行卫生许可申请受理、审核,进行卫生法制宣传、卫生监督监管。
四 企事业及军队医疗机构
企事业及军队医疗机构 1941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一发动机厂内设卫生科,开展西
医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有一定规模的厂矿、学校、托儿所、军队都设有卫生
所、医务室。1958年,全专区有厂矿卫生所96个,学校卫生所12个。1962年,全专区有厂矿医
院2所,设正规病床105张,有卫技人员85人;厂矿卫生所30个,其他卫生所15个,共设简易
病床228张,有卫技人员146人。1970年,全地区有厂矿医院2所,卫生保健所76所,设病床167
张,有卫技人员288人。1978年,全地区有厂矿医院2所,卫生保健所98所,设病床212张,有卫
技人员442人。20世纪90年代后,厂矿、企事业单位以及军队设有卫生所或医务室共34个。
集体医疗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乡个体医生响应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走集体化
道路。大方县:1952年成立联合诊所1个,1955年12个,1965个20个,1968年,联合诊所改办公
社卫生所;织金县:1953年在城关十字街成立第一联合诊所,1957年,全县有联合诊所12个,
中医中药人员59人;金沙县:1952年成立联合诊所1个,1956年个体医全部参加联合诊所,1991
年全部解体。1958年,全专区建联合医院28所、联合诊所40所。1959年,全专区建联合医院21
所、联合诊所8所。1965年,全专区发展联合诊所30所,公社卫生所30所,培训中医学徒20人,
中药学徒5人。80年代后逐步解体,改办个体诊所。
五 民营医疗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多有个体卫技人员就诊行医,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1951年。
1952年,多数医技人员响应国家号召,联合组成诊所或卫生室,为民众医治疾病。1980年后,
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