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9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年11月,金沙、赫章县分别建立县药品检验所。各县药品检验所均隶属所在县卫生局,代县卫
生局开展药品监督执法及药品质量监督检测。2001~2002年,根据国家关于改革卫生体制的要
求,各县市药品检验所均划归所在县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
二 采供血机构设置
毕节地区中心血站 1992年11月
建立,挂靠毕节地区医院检验科,对
外称毕节地区中心血站,对内属地区
医院一个科,以采浆为主,以采供
毕节市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为辅。承
担毕节市区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及单
采血浆业务,供浆人员约1000人,年
采浆约10吨,临床用血约20万毫升。
1995年7月,根据卫生部要求,血站
与毕节地区医院脱钩,成为独立机
构,为隶属毕节地区卫生局的正科级
毕节地区血站
差额拨款卫生事业单位。1996年,租
用毕节地区中医院城郊郭家湾房屋4500平方米,开展业务。设置办公室、后勤科、血源科、采
浆科、临床血科、检验科、质控科。有洗板机、采浆机、大容量离心机、稳压器、锅炉、低温
冰箱、冰柜、X光机、交通车。是年,采浆量达60多吨。2002年,根据省卫生厅批示,取消采
浆业务,重点采供临床用血,承担毕节市及大方、黔西、金沙、纳雍、赫章县医疗机构临床用
血采供工作,在毕节市以外的5县设供血点,对6县市的临床用血实行“三统一”管理。到2003
年底,采供血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供血网络。2002年,国家投资血站201万余元的设备款,血
站增加电脑、空调机、大型低温冰箱、储血冰箱、送血车、采血车、血小板分离机、冷库等设
备,大大地改善血站的硬件设施。2003年,国债资金投入500万元,于环城路选址新建地区中心
血站,占地10亩,建砖混结构房屋3000平方米;有职工3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
人、医师1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护士各1人;主管检验师5人、检验师1人。2003年底,年
临床用血量1.5吨,临床无偿献血为100%,成分用血90%以上。血站实现微机化管理,在建立起
供血网络,安全有效地保障各县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和急救用血。
县单采浆(血)站 1995~1996年,织金、纳雍、威宁、金沙、黔西县先后建立单采浆
(血)站。人员编制18~29人不等。各县单采浆(血)站房舍面积分别为:织金县站1800平方
米,纳雍县站3000平方米,威宁县站1200平方米,纳雍县站3000平方米,威宁县站1200平方
米,金沙县站1000平方米,黔西县站2000平方米。各县单采浆(血)站均有酶标仪、洗板机、
采浆机、低温冰箱、低温速冻柜等设备,配置血源室、采浆室(采血室)、化验室、质控室、
2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