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81
第二十三篇 体育 卫生
西药3421种,合格3315种,不合格106种;检查处方899张,合规定705张,不合规定194张。
1983年,派10人次到各县10个医疗单位,检查西药1504批次,中药1623批次。1984年,抽派6
人次到8县的30多个医药单位查处18种中药伪品。1985年,地、县药品监督检验机构根据药品
管理法,督促和帮助医药公司、医院设立毒麻药品专柜、专账、专人用处方管理制度,制定减
少和避免假劣药品的措施与管理制度。1986年,深入55个医药单位检查,发现伪品17种次,过
期失效药15批次,严重虫蛀39批次,劣药3批次,吸潮10批次,糖衣裂片7批次。1987年抽派
73人次监督检查药品。共抽查中西药品7.59万余批次,发现假药66批次,劣药990批次,讨期
失效药45批次。均予现场销毁。1988年,每季度监督检查医药单位药品质量1次,共派员116
人次。全年抽查中西药品10余万批次。发现假药67批次,过期失效药109批次,其他不合格药
品551批次。1989年,查处毕节地区医药公司批发部销售假药醋酸强的松片案,依法处理并通
报全地区。对赫章县医院继续使用鸡血藤等7种假药案依法处理。抽派专业人员174人次,对
348个医药单位监督检查。共检查药品13.6万余批次;发现假药38种次,劣药158批次,过期失
效药83批次,不合格药品380批次。1990年,全地区共监督检查医药单位393个次,检查中西
药品17.49万余批次;发现假药112批次,劣药168批次,价值11.98万元,依法予以处理。1991
年,共监督检查医药单位495个次,检查中西药品14.31万余批次;发现假药3批次,劣药476批
次,价值7338.9元。1992年,共抽派专业人员118人次,监督检查339户医药单位,共检查各类
药品18.95万余批次;发现假劣药品346批次,价值3.27万元。1993年,抽派436人次,抽检266
户医药单位药品。检查各类药品10.8万批次;发现假药52批次,劣药77批次,价值2.47万元。
1995年,共抽派技术人员88人次,检查医疗单位62户次,经营单位28户次,个(集)体户193户
次,学校、厂矿医务室7户次。共检查中药3.15万余批次,0.19%不合格;中成药2.19万批次,
0.19%;不合格西药6.01万余批次,0.13%不合格。非法经营精神药品6批次,淘汰药品1批次,
自制药粉1批次。是年10~12月,调查地直和各县医疗单位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调查县级
以上医疗单位16户、城关医院1户。调查发现无专人负责的1户,无专柜加锁保管的2户,
无专账的6户,借用或转让的3户,无处方保存时间规定的2户,无专册登记的5户,无专用
处方的4户,超剂量开方的7户,配方不签名的5户,处方无核对人签名的15户,按相关法
规处理。1996年,共抽派447人次,检查医药单位296户次,检查中药2.31万余批次,发现
假药7批次,劣药5批次;中成药1.33万余批次,发现假药4批次,劣药7批次;西药4.88批
次,发现假药29批次,劣药102批次。统计供、用药单位:医疗单位药品0.13%不合格;经
营单位药品0.08%不合格;个(集)体医药单位药品0.26%不合格;厂矿医务室药品0.52%
不合格。是年,调查麻醉药品管理。调查地直和6个县的医药单位19户,有10户符合要
求;调查经营单位3户,无1户符合要求。调查精神药品的管理,调查医疗单位26户,15户
符合要求;医药经营单位完全不符合要求。按GMP管理要求逐项调查地区制药厂,资料整
理报地区卫生局和相关单位。1997年,监督检查药品产、供、用单位质量。全地区共检查
西药7.66万批次,中药2.98万余批次,中成药2.88万余批次;发现假药213批次,劣药144
批次,违禁药121种次。对发现的问题,配合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予以处理。
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