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23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询服务中心常受地区计委委托,对各县上报项目进行论证。
3.代办技术培训。1985年,地区复烤厂引进微波烟叶设备,因操作人员技术跟不上,复烤数
量、质量受到影响。地区科协邀请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专家来毕节,为地区烟叶复烤厂培训技术
骨干43名,解决机器维修、保养、操作不熟练难题。1986年,受地区乡镇企业局委托,为集体
建筑单位举办3个月建筑技术培训班,53名学员结业后参加省统一考试,43名获初级施工证书,
毕节地区获全省统考第一名。1987年,在毕节举办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受训的30名事业单位
和个体户人员,结业后均取得省科协、省工商局发的合格证书。
农村科普活动 在县、乡镇科普组织培训农户学习科学知识,派出人员帮助总结先进农事
经验的同时,各地农民亦自觉组织起来推广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1987年,金沙县科协帮
助建立农民致富促进会,有会员74名。90年代,随着乡(镇)和村科普协会的成立,在发展竹
荪、香菇、养猪、养鱼、葡萄、魔芋、大板栗栽培上成效显著。金沙县兰花协会90年代参加全
国兰花展,获金奖8次、银奖5次、铜奖10次,协会集体奖3次;带动县内2000多户种植兰花,有
兰圃1000多亩。林业部领导到金沙检查工作时,称赞该协会是开发本地资源不可多见的典型。
纳雍县王家寨养鱼协会,1992年成立,主要开展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和优良鱼种引进,1994年全
村稻田养鱼发展到300亩,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被省农业厅列为稻田养鱼高产示范点。威宁县
中水镇友光村科普协会,1992年成立,开展粮、烟、苹果修剪及牲畜饲养、秸秆氨化等技术示
范与推广。1994年全村人均粮食259千克,人均纯收入1120元,比1991年增长66%和176.5%;贫
困户由95户减到27户。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2006年起,按照中国科协财政部的要求,在毕节地区组织实施科普惠
农兴村计划。通过此计项,把在农村做出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
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评
选推荐参加全国的评比表彰。2010年,经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评选,获6项表彰,其中农村专业技
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个、农村科普带头人2名。获项目资金90万元。
职工技协活动 1984年,地区职工技协成立。此后10多年,活动较多的有:开办涂镀和锌
基合金模具新技术培训班,为有关企业培训技术骨干35人,并将这批受训人员分成两组,到各
县推广这两项技术,收效显著;引进食品乳化添加剂,用于面包生产,毕节、大方、黔西、金
沙、威宁县采用这项技术后,面包质量提高,增加经济效益。委托地区农机研究所为地区肉联
厂设计并制成新型刺梨压榨机,投入生产后,提高工效80%,节能60%;组织地区电瓷厂退休职
工,帮助大方县理化镇建陶瓷厂,并进行技术培训,半年建成投产,产品合格率80%以上。引
进糖稀生产新技术和果糖生产技术,毕节新欣食品厂采用后,糖稀成品的出产率由50%提高到
80%;开发出果冻投放市场。毕节橡胶厂利用地区职工技协提供信息,引进聚丙烯,用于翻胎和
其他橡胶制品,成本显著降低。毕节新欣食品厂利用职工技协提供的资料,用活性鲜酵母代替
野生酵母,提高糕点质量,减轻生产劳动强度。1986年,云、贵、川三省职工技协在贵阳举办
第三届交易会,毕节地区职工技协和地区科技开发公司组织102个单位参加,展出科技产品、技
术转让项目140多项,成交额2590万元,占全省成交额的30.4%。展出的黄果树牌钢琴,获最佳
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