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93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3)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专项调查。①交通运输专项调查。1953年,专署交通科调查私
营和各县营运情况。1956年调查全专区车辆用油情况;公私合营运输业的清产发息情况;私营
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情况;公路、桥梁、渡口的技术状况能力;私营运输业从业人员收入情
况。1960年4月,为反映交通运输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情况,专统计科和交通局调查运输装卸、
搬运工作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及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情况。同时,专交通局调查
运输装卸、搬运机械化、半机械化;运输一条龙开展情况;地、县及公社运输企业(专业队)
的发展变化情况;地方铁路和“一网五化”发展情况。1964年,调查机关企业自有载货汽车及
修理能力。1979年,普查全地区的公路、内河航道。1981年,调查非交通系统自有载货汽车10
辆以下单位的运输情况。1985~1990年期间,开展以下专项调查:非交通系统民用载货汽车抽
样调查。毕节县作为全省抽样调查试点。1986年,全省抽取14个县市作为样本点,织金县被抽
中;交通运输横向经济联合组织情况调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全地区于1986年、1987年
进行调查。调查内容:联合组织个数、参加的单位数、累计投入资金总数、固定资产原值、职
工人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投资总额等。并按公路、水运、其他分组。公路运输企业体制
改革意向性调查问卷。民用汽车普查。普查载货汽车和载客汽车的车辆型号、出厂年份、载重
(客)吨(座)位、燃油类型、所有制形式、主要用途及经营性质。1992年,根据省的布置开
展民用汽车普查和非交通系统民用客、货车抽样调查。②邮电通信专项调查。1957年,专署邮
电局调查县内电话区乡交换所用户名称及数量情况。1963年,根据省邮电管理局布置,专邮电
局调查农村电话线、农村电话机设备状况。1979年,开展电报注销流向流量、长途电话流向流
量、邮电用户结构、函件分项业务及电路负荷量调查。
(4)商业、物资、物价专项调查。①商业专项调查。1952年5月,根据上级布置,选择城
镇和农村典型调查城乡人民购买力,填报购买力与商品需要对照表、城乡市场购买力计算表和
城乡商品需要预计总表。7月,各县调查私营商业动态。9月,专财委选择调查5个城镇非农业
人口的购买力。1958年9月,各县按省统计局布置,调查商业部门办工业。1959年6月,按省统
计局布置,毕节县选择2个机关团体零售店进行销售量调查。1960年2月,按省统计局布置,毕
节县进行春耕生产资料供应准备情况调查。1981年,根据四机部和省府通知,地、县抽调人员
调查全地区收音机、电视机、电唱机、扩大机产品市场变化情况。②物资专项调查。1958年12
月,专、县统计部门按上级布置,调查需用单位成套设备配套情况。调查时点为1958年12月10
日零时,调查矿山、冶金、发电、水泥、耐火材料5类成套设备配套。1959年,按省统计局布
置,调查高炉炉料消耗。调查时间为2月、3月、4月,分3次报送资料。8月,生产用主要原料、
材料、燃料分部门消费量及基本建设用主要材料分投资系统消费。9月,按国家统计局布置,调
查全地区金属材料节约情况。以1959年12月1日零时为时点,调查各部门直属单位以及县以上企
业机电设备的收入、使用与库存。1959年11月底为时点,调查动力设备,范围包括农村小型发
电、企业自备电力动力设备。以1959年11月10日零时为时点,调查全地区农业机械拥有量,包
括全部国营、地方国营农场、劳改农场、人民公社、拖拉机站、商业系统库存,并选择几个人
民公社收集开动的拖拉机及平均每标准台耕地面积,开动的农业排灌机械平均每马力排灌面积
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