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11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第一章 城镇建设
三十万年前,毕节地区就有人类在此休养生息。先民们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创造了大大小小
的聚落,这些聚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成了今天的城镇。本章从明代的城市建设肇始,记录
了从明代到现代的各县县城建设的经历。从卫城建设到县城的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功能,不同时
代的规模,不同时代的建造技术和建筑规划设计理念。重点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
建设在规模上、技术上、规划上、前瞻性上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垣、居民、公共设施的不断
摒弃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十分注重广场、体育场所、文化娱乐设施、给排
水、交通、环卫设施的不断完善建设及城镇的不断扩大,范围的延展,给人以清晰的发展脉络
的展现。浓墨重彩地抒写了站在未来的眼光,面对发展形成的格局,对城镇的规划注入了前瞻
理念,同时对新兴的城镇建设及未来设计的管理专业化,以及一些区内具有特色的集镇的建设
发展。
第一节 建设规模
一 明清时期的城垣建设
明洪武十四年(1381)初,明廷派兵驻永宁、毕节至云南驿道沿线,建赤水、层台、乌
撒、毕节卫,白岩、周泥、黑张站、水西城。明末筑大方、比喇城。
毕节卫(县)城 洪武二十一年(1388),普定侯陈桓、靖定侯叶升领兵屯田毕节,首建
毕节砖石城垣,周围6里2分,高1丈5尺,厚1丈3尺,开四门;东曰武安(大东门),西曰西
定,南曰镇南,北曰拱北,设楼铺32所、雉堞2700余垛。正统十四年(1449),守备都指挥林
晟调征率兵于外,水西兵乘虚攻城,其母蔡氏率家僮、百姓守城,无水遂凿城墙东南向一穴引
水入城,后建城门称通津门(水东门)。嘉靖八年(1529)暮春至八月,副使韩士英在通津门
外建月城,凿池其中,以备敌围时取水用。万历六年(1578),兵备副使黄镆,从月城至通津
桥砌石堤200余丈,以防月城以西河水冲刷城基,址后为铁匠街。崇祯十年(1637)水西夷目
杓佐、化沙叛,以城大难守,截去正西一壁及南北两角,城周围仅820丈。洪武后300余年,兵
燹战乱,毕节城垣几度被毁。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知县胡翘春重修毕节石城,除原五门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