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36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入整改范围的493处矿井加大整改力度,全面实行停产整顿。2002年,制定《煤矿安全定期检
查制度》和《煤矿安全动态巡查制度》,地、县煤炭局和乡镇煤管站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定期
检查和动态巡查。2005年,完成483处煤矿通风能力核定,497处煤矿瓦斯等级鉴定、229处煤
矿生产能力核定。2006年,煤矿企业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及煤矿负责人、
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入井带班等规章制度。2007年,行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
展的意见》。派出6个督察组到8县市开展工作,排查出511个次煤矿,查出隐患4390条,其中
重大隐患279条,整改3591条。2008年,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2009年,全地区开
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1582井次,查出一般隐患2.23万条,整改隐患2.14万条。2010年,地委、行
署出台《关于做好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地区安委会关于做好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
实施意见》。是年,全地区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1.26万余起,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安全生
产条件企业43家,关闭小煤矿23个,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136个,关闭非煤矿山181
个。2011年,地委、行署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修改完善《毕节地区
“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把机制、制度建设纳入规划主要内容。
三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
1988年5月16日~17日,地区经委召开地直工交系统安全设备会议,贯彻省安全生产会议和
设备会议精神,分别落实省经委下达的伤亡控制指标:千人死亡率0.15‰,千人重伤率0.35‰,
地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7.5人以下。毕节地区千人死亡率0.027‰,千人重伤率0.157‰,未超出控
制指标,地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39人,超过控制指标。是年,地区经委共下发文件12个,召开
安全和设备会议4次,进行安全检查8次,向省经委申报安全技术措施项目8个。1990年,省经委
下达毕节地区安全考核指标是:千人死亡率0.13‰,千人重伤率o.3‰,地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10人。是年,全地区千人死亡率0.07‰,重伤率0.05‰,地县煤矿百万吨死亡10人,实现稳中有
降。地区经委分别于3月、6月、11月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指示,总结安全月活动,安
排安全工作;全年组织3次安全大检查,发现各种隐患148条,并及时整改。省经委安排毕节地
区企业12个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拨款35万元,消除一批事故隐患。
1991年,省经委下达毕节地区指标为:千人死亡率0.11‰,千人重伤0.22‰;地县煤矿百万
吨死亡10人。毕节地区发生死亡事故2起,死2人,重伤5人,千人死亡率为0.02‰,重伤率为
0.011‰,地县煤矿未发生死亡事故,各项指标未超出规定,受到省经委表彰。是年1月28日,
地区酒厂汽车因严重超载翻车,死亡3人,伤23人。4月13日,黔西氮肥厂车间厂房倒塌,打坏
部分设备。是年12月12日,毕节县垭关煤矿下采区瓦斯爆炸,烧毁全部设备,直接经济损失12
万元。地区经委在春节、五月安全生产周进行安全大检查。省经委领导分别于4月、9月、12
月到毕节地区20多户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拨款35万元帮助6户企业治理粉尘,增添安全保护措
施。1992年,省经委下达毕节地区工交系统伤亡控制指标为:千人死亡率0.11‰,千人重伤率
0.22‰,地县煤矿百万吨10人。毕节地区县以上工交企业死亡2人,千人死亡率为0.045‰,重伤
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