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19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有的乡村习惯烧柴,采樵量大,1984年过樵薪柴9710.17万千克,占合理取樵量71.2%,森林植被
              遭到破坏。本区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合理调整林种比例,增加薪炭林,充分开发小水电,

              开发煤炭资源,改进炉灶,提高热利用效率,加强对沼气、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
                   4.小水电、沼气、薪柴、小煤窑丰能区。包括毕节县西北部和东北10个乡,大方县4个乡,

              纳雍县东南角的水东乡,共15个乡,占全地区总乡数的1.9%,2.02万户,占总户数1.9%,9.27
              万人,占总人口的1.7%。本区各种能源资源总量折算标准煤1.35亿千克,人均1460.8千克。其中

              小水电资源可开发9.69万千瓦,按年发电2500小时计,可折算为1.02亿千克标准煤的电能,人均
              1099.9千克,是全国人均占有小水电量的12倍,是本区的优势能源。生物质能折标准煤2585.01
              万千克,煤炭765.57万千克。本区小水电、沼气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低,煤炭资源贫乏,是

              能源开发利用矛盾较为突出的丰能区。其农村能源发展的方向是:以发展小水电为主,改灶
              (炉)节能,因地制宜发展沼气,扩大薪炭林。

                   能源一般区 1.沼气、小水电、薪柴一般区。包括毕节县北部的大桥乡,大方县北部、东
              北部和东南部的15个乡,金沙县西北部、东南部的6个乡,纳雍县6个乡,共28个乡,占全地区
              总乡数的3.5%,3.11万户,占总户数的2.9%,15.59万人,占总人口的2.9%。本区各种能源资源

              总量折标准煤7773.75万千克,人均498.7千克。其中可制沼气的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折标准煤
              4194万千克,占资源总量的54%,是本区优势能源;小水电资源折标准煤2176.23万千克,占资

              源总量的28%,是主要辅助能源;薪柴折1403.52万千克标准煤,占资源总量的18%,是主要生活
              燃料。1984年,沼气和小水电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利用,生活用能靠购进煤炭,辅之薪柴和部

              分秸秆。其能源建设措施应着眼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大力推广沼气,把剩余农作物秸秆还田保
              肥;营造薪炭林,推广节柴炉灶;积极开发小水电;改善交通条件,保证煤炭输入畅通。

                   2.小水电、沼气、薪柴、小煤窑一般区。包括毕节县东北部、西南部的17个乡,纳雍县东北
              部、西南部的13个乡,共30个乡,占全地区总乡数的3.8%,4.71万户,占总户数的4.3%,21.73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1%。本区各种能源资源总量折算标准煤1.2亿千克,人均551.6千克。其

              中小水电可开发量5.74万千瓦,按年发电2500小时计,折合标准煤6041.9万千克,占资源总量的
              50.4%,是本区发展重点。可沤制沼气的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折标准煤4952.22万千克,占资源

              总量的41.3%,1984年,没有利用生产沼气,大量秸秆作生活能源烧用,既浪费又造成有机肥料
              不足,大办沼气,是本区能源潜在优势,且有利秸秆还田和改善生态环境。煤炭、薪柴是群众
              习惯用的主要生活燃料,煤储量少,占本区能源总量的3.1%,主要靠输入;薪柴占5.2%,应大

              力发展薪炭林。
                   3.小煤窑、沼气、薪柴一般区。包括毕节县3个乡、大方县的民主乡,共4个乡,占全地区总

              乡数的0.5%,5027户,占总户数的0.46%,2.51万人,占总人口的0.47%。本区能源资源总量折
              算标准煤1380.28万千克,人均549.2千克。其中煤炭558.89万千克,占资源总量的40.5%;秸秆和

              人畜粪便折标准煤706.83万吨,占51.2%;柴薪柴折标准煤114.56万吨,占8.3%。解决本区农村
              能源短缺的途径:改善采煤条件,提高采煤能力,建造节能省煤炉灶;推广沼气,使秸秆还田
              保肥;大力发展薪炭林;照明靠国家电网输入。



            1296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