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81
第九篇 军 事
地区布防。十六军决定首先歼灭鸭池河北岸至黔西地区之敌,尔后攻占大定、毕节,截断川滇
东路。以四十六师主力正面强渡鸭池河,而后夺占大关,直取黔西;令一三七团于青杠坝偷
渡;以四十七师提前渡过白猫河、杨柳河、绮结河、六圭河,断敌黔西退路,而后除以一部协
同四十六师歼敌外,主力向大定、毕节进击;令四十八师尾四十六师前进。十七军令一四九团
一部尾十六军进驻黔西地区,以掩护当地地方政权开展工作。是年11月20日,十六军四十七师
由清镇出发,直抵鸭池河渡口,师首长令师机关指挥员薛宗华率一四一团及师直侦察、工兵分
队执行架桥任务。薛宗华一面组织火力压制对岸守敌,一面组织施架桥方案。突击分队利用黑
夜在火力掩护下,乘随军携带的渡河工具强渡鸭池河,并击溃守敌,占领北岸碉堡。在友邻部
队的配合下,经10余小时的连续奋战,于21日中午架起浮桥,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驻守对岸
的国民党四十九军八二三、八二五团弃守逃跑。四十七师决定由一四一团沿河向上游绕道迂回
过白猫河进入织金县龙场,经龙场理河、小纳雍、鼠场、官寨、八步、茶店抵达六圭河渡口,
在船工、中共党员熊海清的接应下抢渡六圭河,占领大定羊场坝飞机发动机制造厂,直逼大定
县城,截断黔西敌军退路。同时,四十七师一四零团与四十六师一三六团由正面渡过鸭池河,
攻占黔西县大关镇,直逼黔西县城,在大关镇击溃敌四十九军八二三、八二五团残部,该军参
谋长饶启尧率军部直属队向大定方向溃退。是月25日,四十七师一四○团和四十六师一三六团
从两面夹击黔西县城,在外围歼敌四十九军二七五师一部246人。国民党黔西县县长熊志英率部
200多人仓皇逃往织金。驻黔西县的敌保六团被迫投诚,地主武装四处逃散,黔西解放。是日,
解放军四十七师一四一团解放大定县城,生俘敌四十九军参谋长饶启尧。是月26日,四十七师
一四一团抵达大定归化法寨河时,与保十二团王孝传部遭遇,王部不支,向纳雍县白泥屯方向
溃逃。是日夜晚,廖兴序、桂运昌、万帮贞、夏炎逃离毕节;毕节县县长吴庭芳率县自卫队及
警察百余人从毕节长春堡、野鸡河逃往白泥屯,黔西北行署主任傅启学则乘车逃往四川。1949
年11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师进入毕节县城,毕节解放。
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 人民解放军解放毕节后,国民党军已陷绝境,四十九军只剩5000多
人,八十九军仅万余人,保安部队万余人。根据这一动向,人民解放军五兵团领导决定尽力争
取其起义,首先是驻防鸭池河的国民党军四十九军二七五师,撤离鸭池河退至金沙,师长陈
德明率所辖两个团共3000多人于金沙宣告起义。是年12月4日,驻威宁的国民党独立四师师长
马崑向昭通和毕节发出通电,宣布起义。毕节军分区司令员侯国祥亲自同马崑会谈,并任命马
崑为威宁县解放委员会主任。12月10日,国民党十九兵团副司令王伯勋、八十九军军长张涛、
四十九军军长王景渊、黔西北绥靖司令兼二七一师师长刘鹤鸣、黔西南绥靖司令谭本良联合发
出通电宣布起义。国民党独二师师长罗湘培随之宣布起义。
第二节 平叛剿匪
平叛 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党、军、政、特、警、宪人员及地方代表人物2000多人先后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