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三)
P. 12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4.宣传残疾人事业,弘扬人道主义,沟通政府、社
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5.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
劳动就业、扶贫解困、文化、体育、科研、用品用具供应、福利、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
疾预防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6.协助政府研究、拟定
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政策、规章、规划和计划,指导和管理有关业务。7.协助县市委管理县市残
疾人联合会领导班子,做好业务培训工作。8.承担行署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9.指
导县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管理各类残疾人社团组织。10.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
作。11.承办地委、行署及省残联交办的其他工作。
理事长:汪映贵、陈长友;副理事长:简宗桂、孙晓田、李晓谷。
毕节地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1991年7月,毕节地区行署成立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领
导小组组长由行署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特残教育办公室。各
县相应成立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1994年5月,毕节地区行署撤销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成立残
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将原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下设的3个办公室改为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各县市相应作机构变更。
二 残联工作
残疾人康复 自1990年起,依据地区行署制订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地区残联联合
有关单位建立健全地、县市康复办公室和康复技术指导组,选择设备较先进、技术力量强的医
院建立白内障复明、儿麻矫治、聋儿语训中心。1990~2000年,请专家医疗队及聋儿训练专家
15批深入各县,依靠和带动各县技术力量开展康复工作,培训康复技术骨干18名;依靠幼儿园
及小学校开办聋儿语训班及弱智儿童启智班4个;争取全国残联无息贷款在金沙县开展康复扶贫
试点;分级落实康复专项经费;实行康复对象建档建卡制。2000年,经有关专家检查评估,全
地区白内障复明手术后脱残率90%,脱盲率98%,分别超过国家规定85%和95%的要求;儿麻矫
治有效率达98%.聋儿语言训练经国家康复处检查验收得分29.3分(满分30分);通过语训后进
入普通学校学习的22%。截至2005年,全地区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9357例,儿麻矫治手术2134
例,聋儿语言训练746例,培训弱智儿童518例,完成低视力配镜438例,建社区康复点8个。
2011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000例,完成3~7岁聋儿康复训练94名,为残疾人发放用品用具
近2.56万件,安装假肢114例。
扶贫解困 地区成立扶贫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年度工作目
标及年度考核办法》。截至2000年,累计上报康复扶贫贷款项目56个,落实康复扶贫贷款到位
1561万元,累计脱贫残疾人6.76万人,其中康复扶贫贷款资金扶持脱贫的残疾人3.04万人。2002
年,全地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11年,走访慰问30名麻风病人,补助
毕节地区盲人按摩院3万元购置设备。
残疾人就业 解放前,残疾人生活主要靠亲人维持。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分散在社会上的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