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3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1990年12月,成立大方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大方县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实行两
块牌子,一套人员、合署办公。1991年,成立金沙县基督教教务管理小组。1992年,建立毕节
市基督教教务管理小组,1994年改称毕节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1996年11月,成立金沙县基督
教教务管理委员会。
四 宗教场所登记 宗教人员培训 宗教理论政策学习
宗教场所登记 1992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搞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
知》,把宗教管理纳入依法管理。是年9月,贵州省宗教局、毕节地区宗教处将赫章县作为宗
教活动场所登记发证试点,通过成立登记发证领导小组、拟订登记发证实施方案,进行调查摸
底,开展宣传,组织培训,实施登记发证。到1993年3月,赫章全县107个基督教堂(点),按
照《贵州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办法》,登记58处,整顿19处,撤并29处,关闭1处。1994
年,在全地区推开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所工作,重点搞清宗教活动场所的数量,参与宗教活
动人员数量及文化、年龄、性别,活动场所的资产、经济来源、管理制度、负责人、教牧人员
和遵纪守法情况。在此基础上,遵照国务院《宗教场所管理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
法》,按照登记工作程序申报登记材料,经所在乡镇政府审核上报,再经县市宗教活动场所登
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审查,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到1996年底,全地区登记宗教活动场所工作
基本结束。全地区共有宗教活动场所494处,登记316处,临时登记27处,暂缓登记49处,不予
登记102处。之后,按照达标1个登记1个原则,到2003年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419处,其中佛
教36处,伊斯兰教78处,天主教4处,基督教301处。
培训宗教人员 1960年8月,威宁县推荐两名基督教徒到重庆神学院学习。1962年7月,宗
教部门推荐、贵州省委同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纳雍县马显文、威宁县朱家琳,到南京基督教
会金陵协和神学院进修。1984~1992年,基督教四川神学院为毕节地区培养教牧人员28人。
1985~1999年,毕节、赫章、威宁、织金、纳雍、黔西县共举办义工培训班10期,培训义工
597人次。通过考试,按立和受任各类神职人员317人。1985年11月21日~30日,贵州省伊斯兰
教协会在威宁县城举办首次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修班,50余名阿訇、乡老接受培训。其后,威
宁县多次组织培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1999年,按照贵州省宗教事务局安排,金沙县、毕节市
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部分佛教界人士参加贵阳弘福寺举行的贵州省佛教传戒法会培训学习。通
过培训,部分佛教徒获得比丘及比丘尼教职。21世纪初,培训工作持续不断。2009~2011年,
全地区先后两批共选派16名宗教工作干部到北京培训;选派各县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分管宗
教工作的负责人到上海培训;地区举办两期宗教工作培训班,培训宗教管理干部和宗教团体
负责人130余人;举办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和百里杜鹃管理区4县1市1区的基督教传
道员培训班,培训120余人;又分批组织宗教管理干部和宗教界人士赴云南、重庆、湖南考察
学习。
宗教理论政策学习 1981年7月18~31日,贵州省在毕节举办第一期宗教干部专业训练班,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