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6

2017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一)突出转型升级,建强更具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主导、融合发展,努力加快“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与生物资源加工、旅游文化与健
                康、有色金属加工、现代商贸物流、新型建材”五大重点产业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科技
                化、集群化进程,全力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
                营经济,培育壮大产业主体、市场主体、企业主体。
                    抓优势旅游业促进全域全面发展。着力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由季节性观光向四季旅游、休闲
                度假、养生养老、康体运动、探险探秘、智慧旅游等全域发展格局转变,努力实现城市围绕旅
                游建、产业围绕旅游做、项目围绕旅游争、要素围绕旅游配、精力围绕旅游转、文化围绕旅游
                兴,全力打造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更加注重旅游资源
                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系统补齐季节性失衡短板,培育新兴多
                元旅游业态。加速现有星级景区提质升级,有序推进金鸡峰丛、螺丝田、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
                公园、万峰湖、那色峰海以及“三湖一河环一山”城市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打通旅游
                专线公路,规划建设旅游环线,全面提升旅游通达通畅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人文元素,打造文
                化旅游亮点品牌,让民族、民俗、文化遗产“活”起来。深入促进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
                展,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体系、旅游餐饮服务体系、旅游住宿服
                务体系、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开发更多特色旅游商品。注重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持续抓好
                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整治,引导旅游行业诚信经营,切实提高游客满意度。

                    抓基础农业促进增收增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注重数量质量与效
                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集约发展,全力打造全省高原特色
                农业示范县。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
                约用地制度。着力打造以油菜籽、烤烟、小黄姜等为代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
                品牌,优先发展蜂蜜、高原生态鱼、黄山羊等优势突出的产业产品,支持“三品一标”认证,
                逐步形成更多富含“罗平韵味”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稳步推进土地确权登
                记、经营权流转工作,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
                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鼓励骨干企业拓展市场推进规模经营,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
                经营的特色种养业,发展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抓紧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监测评估体系和追溯体系,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快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机
                装备水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提升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
                值,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抓主导工业促进振兴崛起。立足工业主战场和园区主阵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
                体、以推进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做优结构,全力打
                造区域性新兴工业基地。依托县域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关联性产业,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
                提高工业集中度,加快形成具有罗平特色的工业产业群。把生物资源加工业作为先导性、示范
                性产业来抓,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肥料等新产业,大力开发营养健康食品、绿
                色食品、功能性食品。继续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民营企业“小巨人”
                培育工程,培育壮大骨干企业;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支持锌电股份公司等

                冶金企业转型升级、开发下游产品。加大资源整合重组力度,推动煤炭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促进达标煤矿尽快复产复工、扭亏脱困。大力发展新型石材等建材产业,促进建筑业与建
                  - 26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