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55

重要决策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红利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

                  变;省委省政府“一区一兵一中心”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加快建成“云南经济强市、
                  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宏观定位,以及我县被列为国家全
                  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等重大机遇优势叠加,发展潮流势不可
                  挡。今年下半年,党的十九大将对党和国家未来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必将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注入动力。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发展条件,主动
                  抢抓发展机遇,就可以乘势而上、大有作为。
                      做好今年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该正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完善,社会结构的
                  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的日趋多元,对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加强社会治理和服务民生的能力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罗平经济总量仍然不大,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传统产业后
                  劲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生物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
                  强,新型工业化过度依赖存量,旅游产业淡旺季明显、业态不丰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困难重
                  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交通水利、仓储物流等基础瓶颈制约尚未根本破除;基层组织建设和
                  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有待加强。在困难和压力面前,统筹发展还需进一步突破,理念创新与
                  工作创新还需进一步深化,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做好今年工作,禀赋独具的潜力必须深挖。我县油菜籽、烤烟、小黄姜、蜂蜜等生物资源
                  产业实力与日俱增,石材、铅锌矿、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旅游名县品牌打造渐成体系,

                  生态宜居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三省区结合部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更加凸
                  显。在国际国内结构调整力度越来越大,经济发展越来越依托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消费观念
                  越来越倾向绿色生态、养老养生需求的情况下,罗平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支撑将越来越
                  稳固坚实。特别是在率先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苦干实干精神的巨大鼓舞下,全县上下干事创
                  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
                  力。这些都是罗平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只要我们把这些优势和潜力挖
                  掘好、利用好、发挥好,走好符合罗平实际的跨越发展道路,发展质量和效益就会越来越好,
                  就一定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快速崛起、奋勇争先。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
                  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不
                  渝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基础强县、产业富县、生
                  态立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
                  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联动”,全力打造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
                  区域性新兴工业基地和物流商贸中心、医疗康体中心、养生养老中心,建设“生态活力宜居宜
                  业健康幸福”新罗平。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预定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11.5%以上,其他指标完成市级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 2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