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昌宁县志
P. 291
第十二章 建设环保 经济卷
径 80 厘米供水管道 9 千米,实际日供水量 0.50 万吨。2000 年 7 月,投入生产运行。2005 年,县城总
供水量 180 万吨,取水水源以河西水库为主、麻地河水库为辅。
排水设施 昌宁县城西高东低,高差约 50 米,城东为右甸河,城内污水排放建有石砌暗沟,上置
落水窗,城郊开挖明沟。1982 年起,先后整治南门河、大沟桥河、石桥河,修建下水道。至 1985 年,
修建下水道 2 千米。1991 ~ 1995 年,砌筑下水道 2.90 千米。1996 ~ 1999 年,架设排水管道 9.60 千米。
2005 年,昌宁县城排水管道总长 38.80 千米。
四、县城绿化
1978 ~ 1982 年,昌宁县城市绿化主要靠发动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城市居民义务植树。
1983 年,县建设科组织在右甸街人行道植日本樱花、杉木、法国梧桐等苗木 390 余株,在县水电局至
石油公司公路两侧植蓝桉 1 万余株。1983 年 12 月,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绿化机构,配备专门
技术人员开展城市绿化工作。1985 年,县城绿化面积 0.70 万平方米,种有树木 7.95 万株,绿化覆盖
率 3.15%。1986 ~ 1990 年,在宝丰路植行道树 200 株,完成西山森林公园绿化面积 7.83 万平方米、
姚家坡烈士陵园绿化面积 0.52 万平方米,机关单位、城市居民养花 2.50 万盆。1990 年,县城绿化面
积 13.41 万平方米。1991 年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绿化工作得到持续发展。并注重选择适
宜树种,坚持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搭配、花草相间。同年,在县城道路、河堤植树
820 株。1992 年,向外出售法国梧桐 500 株、其他树种 200 株,改植昌宁特色树种。1995 年 6 月起,
昌宁县在县城规划区内建设工程必须设计 20% ~ 25% 绿化用地,工程建设与绿化同步实施。1996 年,
新增绿化面积 2.30 万平方米。2000 年,新建绿化面积 3.20 万平方米。其后,先后建设世纪广场、顺
城广场、迎宾广场、滨河公园,绿化面积 17.80 万平方米。2005 年,在县城人行道移栽塔柏、小叶榕、
女贞、梧桐、香樟、华山松、云南松等苗木 3750 株。年末,县城公共绿地面积 23.73 公顷,园林绿化
面积 20.85 公顷,人均占有绿化面积 7.58 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 24.92%。
五、县城亮化
1978 年,昌宁县城只有主街道设有路灯。1985 年,县城有一般路灯 15 盏、水银路灯 39 盏,夜耗
电 106 千瓦时。县城主要街道、岔口、道路均有路灯,县百货公司、客运站安装有霓虹灯。1990 年,
新增宝丰路路灯 20 盏。1991 ~ 1995 年,设置照明中灯 74 盏,线路长 3.20 千米。1996 年,改造县城
路灯线路 4.84 千米、路灯 193 盏,投资 106 万元。1996 ~ 1999 年,架设、改造路灯 276 盏,明线改
电缆 2.70 千米。2000 年,投资 95 万元,架设路灯、草坪灯 383 盏。2001 年,投资 175 万元,架设路
灯 198 盏,改造 160 盏。2005 年,县城路灯实现一街一景,主要有 628 型、923 型、变色光源、三叶灯、
单螺旋灯、灯笼灯、15 米高杆灯、扬帆灯、投光灯等路灯和草坪灯 4820 盏。
六、县城房屋
1978 年,昌宁县城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建筑较少。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出
现框架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逐年增多,土木结构房屋日渐淘汰。1985 年,有直管公房 90 幢,其
中平房 13 幢、2 ~ 3 层 77 幢;全民自管房 839 幢,其中平房 552 幢、2 ~ 3 层 271 幢、4 ~ 6 层 16 幢;
集体自管房 211 幢,其中平房 138 幢、2 ~ 3 层 71 幢、4 ~ 5 层 2 幢;私有房面积 197948 平方米,其
中混合结构 1687 平方米、砖木结构 1372 平方米、其他结构 194889 平方米。1990 年,县城全民自管
房面积 19.61 万平方米,集体自管房面积 4.41 万平方米,私有房面积 23.32 万平方米。其后,随着城
市建设步伐加快,单位和私人建房发展迅速,商品房开发、职工集资建房、安居工程建房按照“统一
【 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