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6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 2017
以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速发展。完成《旅游产业发
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抚仙湖国家级
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3个3A级景区创建,启动澄江化石地、抚仙湖
北岸湿地等5A级景区创建工作,太阳山、寒武纪乐园等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澄江化石
地作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世界遗产的空白,是
我省和玉溪市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世界级资源—2012年7月6日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
启动澄江化石地“十三五”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和《寒武纪大冒险动画大电影》制作前期工
作,澄江化石地成功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遗产保护《澄江宣
言》,努力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古生物科考、科普、科研基地,
化石博物馆主体完工,内部展陈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举办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抚
仙湖高原国际超级马拉松、国际高原帆船赛、国际抚仙湖灯会、傩戏文化节等节庆赛事,中
国—东盟国家外长特别会议等一系列高端会议陆续在抚仙湖举行,澄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接待游客从206.22万人次增加到962.71万人次(含托管
区),年均增长36.1%;旅游总收入从9.49亿元增加到77.9亿元,年均增长52.4%;第三产业
增加值从19.8亿元增长到51.4亿元,增长17.5%,年均增长13.3%。
走出生态观光农业高原特色之路。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澄江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方面下足功夫,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观光农业高原特色之路。5.1万亩高
效节水减排项目稳步推进,完成132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9000亩,实施
人饮工程30件,解决1.1万人饮水安全。累计流转土地2.8万亩,发展蓝莓6200亩,巩固荷藕
种植3050亩;建成吉花荷藕等9个庄园,玉溪庄园获国家级旅游生态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
园区称号,木森庄园、玉溪庄园、大樱桃庄园获省级精品农业庄园认证,㝩㝗鱼入选国家地
理标志认证产品,“澄江藕”“澄江藕粉”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成农产品质量
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三台地养殖场无公害农产品获农业部认证,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
达46个,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4.0亿元增加到2017年
的19.1亿元,年均增长6.7%。
夯实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基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澄江县加快工业
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以园区规划、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改善园
区综合承载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发展向中高
端迈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零突破。五年来,全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工业园区投
入5.55亿元,收储土地2823.01亩,德瑞化工、德春藕粉等15户企业先后实现纳规纳统,全县
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9户,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4.2亿元,年均递增45%。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共
完成工业增加值47.8亿元,年均递增10.9%;完成出口总额34084万美元,年均增长-5.7%;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亿元,年均增长12.8%。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
投入达5991万元,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6项,申请专利194件,认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
企业19户。201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年均增长10.9%。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澄江县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
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把澄江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
“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的目标,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
设、管理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县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0.3%增加到2017年
的50.4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