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35
执政综述
103条入湖河道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河(段)长、片长责任制管理网络。全面启
动保卫抚仙湖“百日攻坚雷霆行动”和“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新时代抚仙湖保护治理新
篇章。完成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退出一级保护区工作,拆除建筑面积14.3万平方
米;关停搬迁砂石料场、砖厂、水泥粉磨站共30个;“仙湖卫士”和“四清”活动扎实开
展。加快“森林澄江”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3.3万亩,完成低效林改造1.5万亩、
植树造林1.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3.3%。同时,《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修正实施,
让抚仙湖保护工作步入更规范、更严格的法治化轨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全
面启动,完成凤麓等5个镇(街道)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申报工作。
通过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抚仙湖年削减化学需氧量5149.87吨、总氮1028.28
吨、总磷215.24吨、氨氮170.68吨。流域内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率实现100%;城镇污水处理率
达87%;城镇生活垃圾处置率达9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67%;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
达80%;农业面源污染物负荷削减39%;森林覆盖率达33.3%。
打造绿色产业新体系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五年来,澄江县始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
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
强;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改革发展新模式;始终坚持依法治县,民主法治不断加
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
了坚实基础。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造以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科教康体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休闲观
光农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财政实力
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从2012年到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
从51.1亿元增加到90.8亿元,年均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29.1亿元增加到2017年
133.2亿元,年均增长3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9亿元增加到8.8亿元,年均增长17.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9.2亿元增加到21.9亿元,年均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1706元增加到35373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从7972元增
加到13889元,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2.0亿元增加到22.2亿元,年均增长
13.1%;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由2012年的93位上升至2016年的14位(不含市辖区),在26
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指标考核排名第一,荣获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先进县、县域经
济跨越发展先进县称号。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8亿元,同比增长13.5%;一般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增长19.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1.9亿元,增长53.2%;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133.2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2亿元,增长12.6%;城
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373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889元,增
长9.3%。
面对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转型发展的压力,澄江县委、县政府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优一精二强三”的发展思路,着力在产业转型发展上求突破,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5.7∶45.4∶38.9调整为2017年的12.3∶31.1∶56.6,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