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5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275

执政论坛

                  以旅游规划为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扩大旅游衍生产业和覆盖面。实现游客接待量增长
                  15%,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持续推进仙湖锦绣项目、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项
                  目、张营东西海边、小凹、三百亩3个特色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明星、孤山、三百亩3个
                  旧村改造项目;高起点规划孤山风景区、明星鱼洞、碧云寺创“AAAA”级景区项目,配
                  合办好环湖马拉松、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等节会赛事,打造路居特色旅游品牌。深入开展
                  沿湖旅游环境整治,建立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旅游环境的提升促进旅游服务产业
                  的发展。
                       三、大力建设特色农业,促使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高原特色农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7%以上。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农业。大力发展以核桃、蓝莓、车厘子等
                  特色产品为主的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三百亩村香椿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设,提高农
                  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烟叶质量,保证烟叶收购任务数。
                  完善大鲫鱼河、牛摩、明星三个片区的土地流转方案,理顺土地流转方式,重点打造农业生
                  态庄园,辐射带动10个村(社区)。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改善耕地环境质
                  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牛摩村2个小坝塘除险加固和集中供水站三期项
                  目、坝区高效节水减排3100亩,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筑牢发展之基。
                       四、决力抓好镇村建设,打造美丽路居形象
                       紧紧抓住“一城五镇多村”的重大机遇,以打造星空小镇和牛摩、小凹、孤山、明星四
                  个特色村为核心,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品质。严格落实《路居镇民房建设管理办法》,高
                  起点、高标准推动村庄建设。实施村庄美化亮化工程。推进32个2017年“百村示范、千村整
                  治”工程;完成孤山“四位一体”项目和明星、三百亩、中坝、小凹4个扶持村集体经济发
                  展项目验收。加强沿湖村庄提质扩容、道路提升改造、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全力清理违法占
                  地、违规建筑。
                       五、竭力增进民生福祉,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民生是为政之要,我们一定时刻放在心头、抓在手上。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
                  事,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切实把抓好脱贫攻坚作
                  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勇于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打赢脱贫
                  攻坚战。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牢牢把握“六个关键环节”,确保贫困户识别零差错、
                  贫困户退出零差错、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深化新
                  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次、缴
                  费水平、保障能力持续增长。健全救灾救济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
                  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路居中学、中心小学改薄工程建
                  设,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路居的
                  孩子们再创佳绩、实现梦想。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小凹、孤山、隔河卫生所建设,深入
                  实施健康扶贫方案。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舌尖
                  上的安全”。落实国免优生政策,提高人口生育质量。统筹做好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妇女
                  儿童、红十字会等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深化“平安乡镇”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
                  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格
                  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罪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突发事件的防
                  范应对能力,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243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