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5 - 沾益年鉴2018
P. 495
附 录
区金融办,各乡〈镇、街道〉) 深入开展农村增绿行动,实施乡村 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
(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 绿化“十百千”工程和精品村庄提 创业创新。(责任单位:区人社
和电子商务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 升工程,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 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供销
业布局和农产品走出去,改造升级 宿、农庄、养生养老和森林旅游 社、区工信局、区发改局,各乡
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市场、 休闲康体养生,建成旅游特色村 〈镇、街道〉)
节点市场,完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社(农庄)5个、精品民宿客栈10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促进
体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 个。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积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设,改造升级一批冷冻、冷藏和保 极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 (十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鲜仓库等设施。加强粮食仓储物流 范县,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 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
设施建设。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 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 设为方向,依托领军科技人才和团
销体系。推进“互联网+高原特色 体。积极创建乡村旅游A级景区、 队,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完善
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 现代旅游农业庄园,鼓励农村集体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省、
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 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 市内外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
全面对接融合,省级以上农业龙头 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
企业实现电子商务营销全覆盖。推 大力开发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产 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
进“淘宝特色中国曲靖馆”、曲靖 品,发展特色手工艺产业和民族文 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涉农科研平
电子商务创业园等电商平台建设, 化创意产业。加快农村产业融合 台。实施农业重点研发专项。鼓励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 发展建设,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 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设,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和乡村 合发展示范园。(责任单位:区 推进农业种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
电子商务全覆盖,培育壮大农村电 旅游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
子商务主体,健全区、乡、村三级 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 优良新品种,扶持一批现代种业龙
农村快递服务网络,推动商贸、供 管局、区环境保护局、区国土资 头企业。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完善从 源分局、区民宗局、区文体广电 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
村到乡的物流体系。合理布局、规 局,各乡〈镇、街道〉) 用。加强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中
范发展电商产业园。健全完善乡、 (十二)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 低产田改良、标准化种养、农机农
村信息服务站点,加快电子商务进 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大力开发农 艺融合、循环综合利用、绿色防
农村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新型商业 村人力资源,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 控、仓储物流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
中心、村邮站建设。加强各级干部 资源,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 用。深入落实“云上云”行动计
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增强领导干部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工技能培 划,建设农业云。(责任单位:区
掌握运用电子商务能力。抓好农村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 工信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各
电商人才培训,培养多层次、综合 业者结构,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 乡〈镇、街道〉)
型、实践型电商人才,全年孵化电 主、林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 (十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商创业人员50人。(责任单位:区 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
商务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 人员。加强农村乡土人才、民族技 台,强化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
农业局、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区 能人才培养,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成示范。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邮政公司,各乡〈镇、街道〉) 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 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
(十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系,新增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 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
和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 人次以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 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建立农
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 益,着力解决新生代、身患职业病 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
采取“旅游+”“生态+”“文化 等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加 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科
+”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 强全国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落 技服务机制,加强新品种、新技
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 实“云岭全民创业”计划,落实返 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综合
融合。加强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 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优惠政策,支 应用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
寨的保护和发展,完善公共服务、 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 良机、良制“六良”配套推广应
环境风貌、民居旅馆等基础设施, 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 用。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物联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