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61
重要决策
三、整治原则
——以人为本,全民参与。注重培养提高人民群众文明与环境卫生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
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扎扎实实打好人人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切实解决美化环
境“谁来做”的问题。
——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做到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集中整治与常态发展、当前工作与
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化、制度化、
长效化。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各乡镇(街道)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区别
城镇乡村、景区景点、交通沿线等不同层面,确定不同的工作标准,突出重点,各具特色,集
中力量,全力攻坚,务求实效,实现有序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的。
——依法行政,强力推进。在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行
政,既要疏堵相济,又要严管重罚,强力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有效规范城乡环境秩序,不断提
高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整治范围和重点
整治范围为县城区、工业园区及全县7个乡镇(街道),58个村(社区),746个村(居)
民小组。
整治重点:县城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工业园区、集镇周边及安易二级公路、易峨二级
公路、县乡公路沿线、扒河、绿汁江两岸、集镇主要饮用水源地周边村(居)民小组。
五、主要任务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严把规划控制关,以规划的提升指导建设水平的提高,引导
环境管理的规范。城镇建设规划要注重塑造风貌、注重个性特色、注重历史传承,凸显地域特
色,彰显城镇文化魅力。村庄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安全、实用、舒适为原则,提
高村庄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水平,真正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严格执行县
城总规、控规和集镇、乡村建设规划,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纳入县属相关部门、
乡镇(街道)年终绩效考核。建立部门联动执法机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拆临拆违力
度,坚决杜绝增量,逐步消化存量,规范城乡建设行为。
(二)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整合各方资金,加快完善城乡基础和配套设施、市政设施、环
卫设施建设,实施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现乡镇(街道)“一水两污”设施全覆盖。
在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推进中,充分考虑
环卫设施布局,围绕“每个乡镇(街道)有一座垃圾中转站、有一辆垃圾转运车,每个行政村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