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41
特 载
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环境质量优的绿色产业,全力推动 “一铝四大一高”产业发展 (“一铝”
即铝精深加工;“四大”即大数据、大健康、大物流、大旅游;“一高”即现代高效农业),构建
具有清镇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一是要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
业。我们要千方百计把铝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氧化铝项目的建成,电解铝项目的启
动,为我们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五年,要以铝合金、新型铝材为重点,大
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电子家电用铝材以及关联配套产业。加快推进中铝电解
铝 “退城进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吉利汽车及铝制零部件等项目落地。到 2020年,千亿级生态
循环铝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二是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未来一个时期,大数据产
业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把政用、商用、民用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大数据核心、
关联、衍生三大业态,主打呼叫服务、电子商务、大数据职教、智能终端制造四大品牌,推动科
大讯飞、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等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建设,培育 “智慧树”、深挖 “钻石矿”,创
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绿色 GDP。三是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越来越高,消费结构升级也在不断加快,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我们要依托科伦、圣济堂、天使等企业,加快发展以大输液、糖尿病药、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药
医疗服务产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开发一批保健养生、休闲养老基地。依托 “水基”和 “旱
基”,在红枫湖、东风湖、索风湖、猫跳河、暗流河、鸭池河等地开发一批运动健身、康体养生
基地。四是要大力发展大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经济运
行质量、调整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我们要用好 “国家物流示范
区”这块金字招牌,大力推进马上到公路港、铁路港、电商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马上到与普洛
斯、货车帮等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形成 “互联网 +公铁多式联运”的高效物流模式。五是要大力
发展大旅游产业。我们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
适应大众旅游新趋势。按照 “四带一地一心”的旅游规划布局,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一批
精品旅游产品,发展养生度假、农耕文化体验等一批新兴旅游业态,打造东部文化山水游、南部
湿地山水农业景观游、西部北部滨水休闲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时光贵州、乡愁贵州、四
季贵州、寻味贵州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特色文化街区。扎实推进酒店、乡村客栈、小吃街等旅
游要素建设。以争取承办贵阳市 2017年旅发大会为契机,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把清镇打造
成为贵阳的城市客厅和贵州西线旅游的黄金节点,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六是要大力发展
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好 “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的要求,以 “国家现
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围绕 “肉鸡、蔬菜、生猪、奶牛” 四大产业,大力实施 “9+3”
产业计划,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举办 “贵阳农业嘉年华活动”和开
展 “对台农业合作”为契机,打造一批农旅综合体、观光农业园区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
“电子商务 +农业”,培育一批本土电商平台和农特产品牌,推动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
范县”建设。七是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去产能、去库存、去
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 “僵尸企业”,配合推进我市境内央属、省
属、贵阳市属传统企业 “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轻工产业,着力抓好茶、
酒、特色食品、饮用水等产业。加快新型建材和新型建筑业发展。
第三,着力发挥职教平台优势,确保活力更充沛。全面落实省政府 《关于支持清镇职教城加
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奋力把清镇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区。一是打造人才培养
引领地。紧扣大数据三大业态人才需求,引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引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