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96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客栈、周末花园等,深度挖掘农耕文化、民族习
                  俗、原始景观和遗址,提升三产对一产的带动作用。
                      3完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支持农产品烘干、仓储、分
                  选设施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扶持 “农批对接”、 “农超对接”等多种产
                  销对接和直供直销,加强供销、邮政等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力度。
                      4推动农村电商全域覆盖。充分发挥清镇市成为阿里巴巴首个签约的 “智慧县域”的机会,
                  依托 “农村淘宝”平台,加大农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农产品包装、认证、上线经营和配送

                  进城业务发展。到 2020年通过清镇市级电商物流中心、乡 (镇)电商便民服务中心、村级电商
                  便民服务点和 “村淘”创富示范点,大量培养农村电商能人,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
                      5创新农民在发展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清镇市作为省级农村 “三变”改革试
                  点县,通过探索农村资产入股增收模式,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经济,引导农户自愿以土
                  地经营权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采取 “保底分红 +利润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
                  销售环节收益。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
                  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依法利用撂荒土地、林场、水面、农房宅院等
                  农村闲置资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
                  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

                      (四)统筹城乡一体化,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实施大扶贫战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公共资

                  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高新农
                  村建设水平。
                      1加速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对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农业园区、六项行动计划、农
                  村环境综合整治、交通干道沿线绿化美化、农村道路提升、城郊结合部环境改造提升 “七大工
                  程”,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市—乡—村一体化规划管理新格局,统筹布局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联合共建,联网共享。
                      2加速推进城乡产业衔接。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产业等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小镇、电商小镇、生态小镇、旅游小镇。充分衔接城市农产品
                  保供基地、健康养生和休闲旅游功能,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生鲜配送等业态发展。

                  鼓励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
                  自然资源禀赋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布局。
                      3加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一
                  是完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
                  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二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制度。三是引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选择

                  较高档次缴费,鼓励城乡居民参加更高保障水平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四是加强农村留
                  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深入开展农民
                  文化家园创建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提级改造,使全市城乡交
                        ·
                   · 1 2
                      6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