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45
文件选编
四、深入推进 “宜居清镇”工程
(一)统筹 “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
旧城改造立足于多拆少建、只拆不建,放缓建设节奏,推进铁鸡巷、国土局—烟草公司地块
等棚户区改造。启动实施金清路支线、星坡路等城区道路及老城区百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加快
推进广大上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新区开发要继续以职教城建设为龙头,实施产、教、城互
动,重点加快广大上城、铜鼓十八湾、凤凰栖 (二期)、阳明山水公园等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
要创新城镇投融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推进城镇 8+X项目建设。启动美丽乡
村建设规划编制,打造 25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美丽村庄。
(二)统筹 “规划、产业、基础设施”三个先行
扎实推进西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职教新城、物流新城、百花生态新城等控规编制,推动产
城互动、产城融合式发展。结合清镇产业发展现状,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大健康产业集群
化、传统资源型产业生态化、现代服务业配套化、都市生态农业现代化。推进水电路气讯和垃圾
处置、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城镇供水设施和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升级,新建莲花山自
来水厂,动工建设席关水库和戈家寨水库,继续推进迎燕水库至卫城、王庄、新店烟草援建水源
工程。加快龙凤大道、城北新区路网、铝城大道、物流大道、资源通道、211省道改造等项目建
设。推进经开区 11号路次高压、龙凤大道次高压、老马河跨河次高压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
加快姚家寨、物流新城等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加强
环境卫生管理,改建、新建公厕 33座,新建城乡停车场 10个,垃圾中转站 9个。
(三)统筹 “教育、医疗、商业”三个配套
不断加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从发达地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优质民办学校,推动基本
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引进三甲医院,大力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 +医疗”,推进
普惠医疗。抓好购物、娱乐、餐饮、酒店等商业服务业态布局。
(四)统筹 “政府、社会、市民”三个主体
政府要建立完善城市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依托网格化管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鼓励
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教育引导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做城市的主人。
五、深入推进 “开放清镇”工程
(一)用好重大平台
用好贵州省 “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以及清
镇职教城中国—东盟培训基地等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市、区县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进优势互
补与互利共赢。特别是要依托贵安新区、观山湖区,借势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配套,
将清镇打造成为贵安新区、观山湖区的产业配套基地和协调发展区。充分利用清镇技能人才资源
优势,与贵安新区和观山湖区企业采取合作共建、独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实现合作
共赢。
(二)狠抓招商引资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 “牛鼻子”,下大气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确保能引进。
采取扩大宣传,造势招商;主动出击,上门招商;联动企业,以商招商;领导挂帅,以诚招商;
·
1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