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46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有偿服务,委托招商;整合力量,团队招商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招商大会战。要用好用活省
                  和贵阳市搭建的招商平台,做到宣传广泛,推介精准、对接有效。2016年力争洽谈引进项目 50
                  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 2个。要确保能落
                  地。对清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抓紧编制大数据、大健康、铝加工等产业专项规划,切
                  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认真编制项目库,按照 “近期可建、项目可谈、确保落
                  地”的要求精心编制一批项目,确保能落地。加快编制土地储备规划,梳理汇总闲置、未建、存
                  量等地块信息,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确保能发展。严格执行 “五个一”服务制度,着力
                  解决好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使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促进企业快速建成、快速投产达产。

                      (三)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 “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
                  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按照 “三集中、三到位”和 “五全服务”的要
                  求,强化市乡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加强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建立政府采购协
                  议供货电子平台。推进财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支付为
                  主要形式的新型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和机制。扎实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着力深化经济体制
                  改革。扎实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用好、用活、用足配套改

                  革政策。积极推广 PPP模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行信托融资、融资租
                  赁、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现代市场化融资方式。鼓励重点项目和企业采取股权投资、股权质
                  押、风险投资等形式进行融资。建立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农村集
                  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资转股”改革。着力深化医疗体
                  制改革。加强市、乡、村三级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市一医、中医院等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公共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四)着力破解瓶颈
                      破解 “土地瓶颈”。稳妥推进土地增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完善工业
                  用地配置方式,引导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增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破解 “资金瓶颈”。
                  优化清镇投融资平台,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破解 “人才瓶颈”。采取特殊政策,积极引
                  进有关专业人才到清镇落户发展。


                      六、深入推进 “和谐清镇”工程

                      (一)深入实施 “大扶贫”战略行动
                      全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就业创业、金融扶贫、社
                  会保障、资源利用、改革创新 “十大举措”,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按照
                  4300元低收入 “红线”标准,重新识别贫困人口,精准率达到 98%以上。建立大数据扶贫体系,
                  建成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基础信息平台、政策框架 (信息)平台、工作调度平台、绩效评估平

                  台,启动手机 APP软件精准扶贫识别。5月份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教育
                  医疗、就业创业、财政金融等数据录入,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动态交换,实现对低收入人口动
                  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利用职教城发展优势,让贫困户子女免费到职教城上学,力争
                  “职教 1人、就业 1人、脱贫 1户”。启动市、乡两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建设。推动大额医
                   · 1 2
                        ·
                      1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