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15
特 载
设为禁止开发区、准保护区,将与 “两湖”休戚相关的乡镇设为限制开发区。实行铁腕治污、铁
腕执法,环评不过关的项目一律不得建设,环保设施未经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生产过程中
未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最终促成红枫湖沿湖工业企业陆续 “退二进三”、 “退城
进园”。
如今的清镇,天更蓝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75%。地更绿了,森林覆盖率达
453%。水更清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红
枫湖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水质达到了Ⅱ类。
最突出:产业发展不断升级
这五年,清镇市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工业、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 “三大振兴行动”计划, “关迁改转”7家
高污染、高能耗企业,20个亿元规上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引进现代农业项目 74个,引进现代服
务业项目 90个。一二三产结构不断优化。
最直观: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五年来,清镇市大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小城镇建设 “三轮驱动”,坚持规划、产业、
基础设施 “三个先行”,统筹改革、科技、文化 “三大动力”,统筹生态、生活、生产 “三大布
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 “三大主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塑造城乡建设新形态。
目前,职教城、物流城、百花生态新城初显规模,特别是职教城的快速崛起,成为多彩贵州
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城区面积从 1198平方公里扩大到 19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从 396%提
高到 472%。云站路、金清路等 15条道路建成通车,通车里程累计达到 2078公里;完成通村
(组)路改造 4977公里。
最欣慰:民生质量大步提高
民生天下事,点滴暖人心。五年来,清镇市大力实施重大民生工程,让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
落地生根。
“大扶贫”战略行动方面,通过落实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扶贫、
就业创业、金融扶贫、社会保障、资源利用、改革创新 “十大举措”,3个贫困乡、115个贫困村
“减贫摘帽”,93628人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6231元、11522元。
解决 “民生十困”方面,清镇市按照 “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责任具体化、投入常态
化”要求,严守保障民生底线,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可持续、防反弹路径。五年间,
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100余亿元。
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清镇市以实现惠民水平、矛盾调处、治安整治、防线建设、机制创新、
舆情疏导 “六个有提升” 为目标,深入推进 “两严一降” 和禁毒人民战争,群众安全感达
974%。深入实施信访维稳 “一号工程”,信访案件化解率达 979%。
最关键: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
1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