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罗平年鉴2018
P. 111
政 治
度,规范宗教活动,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了 计”活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联系机制,
“一会二簿三上墙”制度,推进宗教活动、教务 召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26家罗平本地企
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妥善处理热点难点问 业和9家外来企业代表就企业自身存在的困难问
题。抓住影响宗教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 题、县直各部门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方面存在
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理整顿工作。对可能出 的不足等方面提出了50多条建设性意见建议。围
现的矛盾纠纷及早预防处置,把问题解决在基 绕进一步优化政务、融资、政策、社会环境,建
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抵御渗透。把制止非 好制度,立好规矩;积极构建“亲”“清”的新
法、打击犯罪作为遏制宗教渗透的重点,坚持统 型政商关系,坚决守住党纪和法律的底线,坚持
筹兼顾和突出重点并行、教育管理和预防打击并 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真心实意帮助企业
举、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并重,加大专项治乱、 排忧解难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圆满完成县工
抵御渗透和思想教育工作力度。抓好宗教活动场 商联(总商会)的换届。6月2日,罗平县工商业
所新建、扩建、迁建和翻建的申报审批工作,杜 联合会(总商会)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
绝乱建寺观教堂的现象发生;按照“事前申报审 选举产生了罗平县工商联(总商会)第九届执
批、事中跟踪服务、事后通报总结”的要求,依 行委员会委员56人,并选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严格要求教职人员加强 县工商联实现圆满换届,换届后罗平县工商联
教风建设,正确引导宗教组织合法有序活动;加 (总商会)干部队伍得到优化、整体素质得到提
强跨省跨区域宗教活动的管理,适时掌握流动人 升,干事氛围不断增强,工商联的工作基础得
员基本情况,严防以文化建设名义扩大宗教影 到了夯实。同时,在省、市工商联(总商会)
响。建好教职人员队伍。按照“政治上靠得住、 换届中,罗平县1名企业家当选为省总商会副会
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要求,加强宗 长、3名企业家当选为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
教界代表人士及其后备队伍建设,推荐宗教教职 席、副会长,5名班子成员当选为市工商联(总
人员担任市县政协委员,带动广大信教群众建言 商会)常委、8名班子成员当选为工商联(总商
献策;开展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教务管 会)执委。对罗平县工商联(总商会)工作有很
理人员备案工作,推行阿訇持证上岗制度,动态 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建立联系制度。不断加强
管理宗教代表人士信息库26人。先后为38名宗教 非公经济领域联系制度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
人士办理最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累计培训各 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建立县
类人员60余人次。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 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制定文件,明确
动。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坚持按照 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
省市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的要求,制定了“和谐寺 班子成员及各乡镇(街道)党组班子成员挂钩联
观教堂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在全县宗教场所稳 系民营企业,负责督促政策落实、协调解决企业
步推进,有效促进了宗教场所依法开展活动,增 困难和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切实解决民营企
强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有8个宗教场所被列为 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优
县级“和谐寺观教堂”,3处宗教场所列为市级 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县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和谐寺观教堂”。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 建立工商联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会员单位
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提升了全县宗教 制度。28名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5大重
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宗教在公益事业中 点产业和28家会员单位,以产业分组开展调研活
发挥作用。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引导各宗 动。通过建立不同层级的联系机制,及时收集整
教团体参与捐资赈灾、资助贫困学生、修建村庄 理非公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渠道向
道路等捐资修缮活动,全年共捐款近10万元。 县委政府报告全县非公经济发展状况,增进县委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搭建平台促发 政府与非公经济人士沟通交流;建立部门联系制
展。坚持“五好”标准,抓好工商联班子、队伍 度。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国税、地税、就业中
和组织建设,县工商联建成为“全国五好工商联 心、财政、信贷等部门的密切配合,通过召开座
示范点”。开展“走企问需、入企问难、访企问 谈会、业务洽谈会或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维护非
LUO PING YEARBOOK 201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