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2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02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努力营造讲团结干实事的良好氛围,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取得成就的政治保障。始终坚
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注重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一张蓝图抓到底,
稳步推进 “一中心三基地四园区”战略,是取得成就的内在动力。始终坚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打响
“龙川江特色优质烟、红细软、稻花鱼”系列品牌,实现强乡富民;充分利用 “山、水、田、鱼、米”
各块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群众
脱贫致富;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突出集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和投资拉动四大重点,以投资
带动财政增收,稳定经济增长,是取得成就的根本措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
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加强科教文卫软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民生社会各项事业,落实
惠农强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取得成就的群众基础。始终坚持把思
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从严治吏,对干部职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加强对干部的培养、
教育、监督、管理,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取得成就
的坚强组织保证。
1突出农业提质,注重夯实基础,筑牢农业承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用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理念做强农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 “龙川江
特色优质烟、细红软、稻花鱼”系列品牌。抓住 10000亩烤烟发展、10000细红软种植、10000亩稻
花鱼养殖任务不放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增加粮食总量。抓好稻花鱼养殖,
确保生态、绿色;推进畜牧业发展,加大对养殖户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石斛、红花油茶、安吉白茶、
核桃、中草药等特色农业提质发展。
2突出民生改善,注重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向心力
一是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做好项目储备、上报、实施工作,力争一批有重点项目落户龙江;组织
实施好邦明歪坡移民搬迁项目建设、马家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赧等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勐
柳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抓好抓实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低保工作,加强卫生、计生、民政工作。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信访、
综治、调解 “三位一体”的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深化 “平安龙江”创建
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
3突出帮扶举措,注重宣传引导,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进一步汇聚全乡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
通过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举措,加快脱贫步伐,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团结
一心、目标一致、真干实干,打破 “等着送小康”的懒汉心态、“靠人来救济”的依赖观念、“要钱还
要物”的功利想法,树立起 “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的正确荣辱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
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按期实现脱贫、摘帽、增收的目标。
4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注重区位优势,探索脱贫新模式
利用好区位、水利资源、特色农业、森林资源和沿江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宣传、突出招商重点,全民发动,人人参与,大力倡导亲商、扶商、安商、富商意识,
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突出抓好县城—邦腊掌—蚌别温泉—清塘—古城山旅游黄金走廊开发、龙
陵湖旅游综合开发、山泉水开发、高效农业开发等项目招商,积极探索 “扶贫 +旅游、扶贫 +产业、
扶贫 +电商”的脱贫新模式。
5突出作风建设,注重效能提升,打造高效执行力
严格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和省、市、县作风建设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
责任制,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风清
气正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
(撰稿 梅恒晓)
·
6
· 2 8